时间:2015-05-0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上的书画创作,传统的皆以梅兰竹菊等简略的花鸟小品入画,因为受壶身的方寸天地所限,不便于创作更为复杂繁琐的画面。然而,近年来收藏鉴赏家、雕刻家杨忠明先生似乎打破了这一 “规矩”,他将“上海老风俗”系列组画刻到了紫砂壶上,以前一些小人书中的故事,或是丰子恺笔下的世情,如今却在人们品茗闲聊中也可把玩,这不仅开了紫砂壶画的先河,也大大拓宽和丰富了壶画题材。
能画擅刻的杨忠明先生是个杂家,我曾藏有早年他雕刻的一方印钮,面目栩栩传神,方寸之间很见功夫。后受沪上金石篆刻家陆康的影响,杨忠明也刻印章、薄意雕等,前些年他和陆康先生合作的“十八罗汉造像”,由忠明兄以薄意刀法刻了18尊罗汉图,陆康先生则每尊配以隶书诗款,两者图文兼美,相得益彰。由于青年时期便受到许多前辈名家的影响,杨忠明好古之性情可谓由来已久。早年他曾得陈巨来、叶露渊、陈左高的指点,所以忠明兄知道的掌故颇多,他常常也写下一些与老先生交往的文章发表报端,很受读者喜欢。
近年来,杨忠明迷上了紫砂壶的雕刻,即以不同样式的紫砂壶为载体,或井栏、秦权,或圆珠、合欢等,忠明兄都将“老上海风俗系列”的人物画题材搬上壶身,这是一种新颖的探索,因为壶式不一,可作画的天地有限,而人物画既要表现神采、又要考虑姿态,创作难度较大。但忠明兄化繁为简、得意
忘形,在他的笔下,诸如拉黄包车、看西洋镜、百乐门舞厅等,昔日老上海风情,一一再现,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