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一直深受海内外壶友的喜爱,所以并非只在当代,早在民国时,紫砂制品就已走俏市场。
民国初年,紫砂的外销成为一个销售亮点。1912年,鼎山白宕人窑户葛翼云(逸云),与日商和田一雄合作,在日本大阪开设陶瓷店兼营紫砂,人称“东洋生意”。1920年,鼎山鲍氏、陈氏两大窑户合资在新加坡开办了“鼎生福”陶器店,经销紫砂壶、龙缸等,长达十年之久。以后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生意的,人称“南洋生意”。做英、法、德、意及美国、智利、墨西哥的,则称“西洋生意”。做泰国买卖的称“暹罗生意”,泰国华侨还为紫砂壶镶金嵌银,或pāo光加工,人们不难识别。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对外开放,政府不同意大陆以外的公司和个人到宜兴参观、订货,尽管这样,因为宜兴紫砂的名声响亮,港台地区的有识之土,还是想方设法通过外事部门多次联系,到紫砂工艺厂来看货、下订货单。从宜兴紫砂厂这方面看,长时期没有对外出口的渠道,与上海外贸公司也没联系上,后来联系到了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转手江苏省外贸企业进行对外贸易。
据作者1974年5月14日的文字记录,紫砂陶解放初期年产24万件,“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产109万件,“批林批孔”开展以后的1973年产185万件。出口量,解放初期为4000-5000件,1956年为1万件,1965年为29万件,1973年为75万件,出口产值是总产值的80%。
1974年国家组织工艺美术品赴美展览,江苏展品120件,其中陶瓷40件中,紫砂为25件。紫砂工艺精品经常参加出国展览,如曾去过丹麦、法国、叙利亚等国参加过国际博览会,又曾先后赴西欧、北欧、北美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进行展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国荷兰,每年要从宜兴进口数以十万计的紫砂花盆。
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作者记录,紫砂工艺厂总产值180万元、利润33万元(其中门市部销售1万多元),产量330万件,其中出口80万件……
改革开放初期,紫砂工艺厂通过香港客商将产品打人中国香港,再转往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其后逐步开放,日本客商和我国台湾商人可以陆续前来订货,批次和数量逐年增长。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