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市面上出现的“化工紫砂壶”、“代工紫砂壶”,已成了扰乱纯手工大师紫砂市场的最大源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壶?究其原因,由于人们对大师紫砂壶需求日益增长,而大师紫砂壶远远供不应求,为制壶大师就低价买来不受藏家关注的紫砂师的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出具自己的证书,然后以紫砂壶价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卖给藏家,并公然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
这种现象在当下艺术品市场中普遍存在,且越演越烈。那么,“代工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贴上了假商标的“代工壶”算不算商业欺诈?下面,我们就请紫砂界及法学界的相关人士探讨一下这些话题。
“代工”壶背后的真相
李斌(宜兴紫砂协会陶艺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如何辨识“代工壶”,那就需要买家花费更大的心思去学习:收壶先搜人,要多方位了解作者在行业内的口碑、创作风格、每年创作数量及作者的社会活动等。
“代工壶”现象说起来是伴随着宜兴紫砂壶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当宜兴紫砂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代工”现象在工艺美术领域已是屡见不鲜了,根本原因无非是利益的驱使。实际上,“代工”这个词存在于诸多行业,是上至尖端高科技产品,下至最普通的日用产品,包括国际国内最著名、最高端的品牌都在普遍采用的生产模式。“代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打着“本人创作”的旗号,卖“他人代劳”的作品,牟取暴利。
近年来,红火的紫砂市场热遍大江南北,这也给“代工壶”提供了极好的生存土壤。一些紫砂大师、名人在真金白银面前已顾不了自己的名节与行业内的道德规范,急功近利、一夜暴富成了他们最强烈的愿望。我想,这些人的动机很简单,当自己的作品产量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时,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满足最大需求、牟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一些买家、炒家的购买热情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紫砂收藏者的出发点不一样,一部分人是一看作者的名头,便不辨真伪地盲目购买;一部分人是冲着作者的知名度来的,买壶为了送礼、搞关系,不管真假,只要作者认可,就有脸面、好办事;还有的纯粹是为了炒作,大量囤货后通过拍卖、转让等形式赚取暴利。“代工壶”从法律的层面讲,凡作品完成后作者认可、签名盖章的就是作者对外认可的,就要对该作品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道德观念上讲,它包含了作者职业道德、对消费者的公信度和诚实度等问题。
这里,我们要搞清楚投资和收藏是两个概念:投资是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收藏则是收聚蓄藏,收集保存,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不要老想着发财、升值什么的。因为喜欢你就会收藏,因为收藏你就会钻研,因为钻研你就会发现任何一样收藏品都是知识的宝库。收藏的乐趣在于藏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过程,而有了藏识,才有发现的乐趣。
有人把“代工”现象比喻成鲁迅说的“拿来主义”,说陶艺名家的“拿来主义”比文学作品的“拿来主义”要容易得多,它简单、快捷:拿别人的作品盖上自己的印章,并出具证书,一件平凡之辈的作品立马身价百倍;也有人比喻“代工壶”现象像印钞机,你要多少就有多少,非常形象和贴切!所以,从投资收藏的角度来说,“代工壶”的投资收藏空间实质已荡然无存;就罪恶指数而言,学术抄袭者不过是欺世盗名而已,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予以处罚。但做“代工壶”的紫砂大师、名家,则不仅仅是道德沦丧的职业操守问题,而且有触及商业诈骗之嫌。
对与“代工壶”现象,目前来说没有办法杜绝。至于如何辨识“代工壶”?那就需要买家花费更大的心思去学习:收壶先搜人,要多方位了解作者在行业内的口碑、创作风格、每年创作数量及作者的社会活动等。
对紫砂师而言,解决的方式其实也很简单:首先,作者要有高度的职业操守和对自己的名誉的责任感,要对你的忠实粉丝和社会公众负责,把“代工壶”和亲手制作的作品严格区分开,“代工壶”可以印上你设计或你监制的章。其实,对那些有较高名望的“代工”大师而言,辛苦一辈子已是功成名就、富足安康了,世上的钱赚不完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曝光,你的一世修为、一世清名就毁于一旦,得不偿失。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