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26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目前,紫砂陶器行业确实需要一个新标准,但这个行业性标准的建立是要在全面协商基础上。”北京紫砂陶器收藏家严增志说:“首先应对紫砂陶器的泥料成分、成型工艺和传统器型制定一个标准。因为泥料的优劣在业内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可以通过科学化验等现代手段来标准化;成型工艺主要是指手工工艺,虽然或因祖传或因师承而各有绝技,但也可以通过大家讨论和全面协商探讨出一个理论的标准。”
至于传统器型严增志认为,更应该、也更有必要制定一个标准,像紫砂壶花货中的鱼化龙壶、松竹梅壶、荷花青蛙壶,以及筋纹货中的合菊壶、瓜棱壶、水仙花壶等,都已是各自领域的代表器型,人们在造型比例等方面已形成共识。另外,对通过注浆和机械成型等批量生产的紫砂陶器商品做一个标准。但现在从紫砂陶器新国标的审定稿来看,其中的许多规定仅适用于注浆和机械化成型的紫砂陶器商品,是一些最基本的指标,而新国标的适用范围却又自称仅适用于纯手工工艺生产的紫砂陶器工艺品中。他认为,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只会使新国标被紫砂陶器的创作者束之高阁。”
从紫砂陶器的制作工艺来看,很多标准的确被许多工艺大师视为一张白纸。因为在他们看来,紫砂陶器工艺的创作设计与制作工艺都是无法用某个标准来衡量的。
沈寅华作品《紫艺壶》
据国家工艺大师徐先生介绍,一把精品紫砂壶,从创作设计开始,就要明白恰当地利用材料、选择适当的题材、确定明确的主题。这些过程又各有所重,但又必须相互渗透和糅合。它就像文艺作品的创作,应是主题先行,再搜集素材。这其中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它的艺术性,从设计创作的角度讲就是无法标准化的。
徐先生认为,从实际制作的角度看,紫砂壶由于材料的特殊,是不能用机械成型的,也不能模具成型,所以它的制作工艺取决于系列化的各类工具,每一道工艺都有考究的制作工具,而每一个品种又备有各式工具。再加上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不仅十分复杂,而且道道有序,尤以花货为甚,打泥片、围身筒、上口盖、装壶把,塑钮捏纹,匀压表面肌理,理清浮雕图案,最后合成一致。这其中的工艺流程虽然大致相同,但每个制作者用泥的配料、练泥的技法、制作的工序和工具都是在祖传或者师承的基础上形成的独门绝技,也是没有办法量化的。现在宜兴做紫砂陶器的民间艺人有1万多人,这就更增加了标准化的难度。
“新国标虽然说是‘紫砂陶器’的标准,但这里的许多标准只是针对紫砂茶壶的,很少有关于紫砂花盆、杯子和雕塑等其他紫砂陶器的标准。给人感觉《紫砂陶器国家标准》名不副实。”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指出:“像‘壶类产品在倾斜70度时,盖子不许脱落’这类具体量化的标准,诚然是要求紫砂壶的制作工艺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标志。明清时代,脱落壶盖就是紫砂制壶工艺的一大瑕疵,而且古代鉴赏家在品评一把紫砂壶优劣时,茗壶是否会脱落壶盖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标准。因为紫砂壶无论艺术性、工艺性多高,毕竟是建立在品茗待客这些日常使用的基础上的,器物的完美与使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盖子不许脱落’这类经过历史考验的关键性标准的确立是非常必要的”。
而一位名叫张紫石的紫砂陶器工艺师评价新版《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时认为:“这类‘具体量化的标准’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一旦对艺术性、工艺的合理性造成伤害,或成为阻碍,形成副作用就不可取了。而且似是而非的某些标准则容易对工艺的健康发展和艺术开拓性造成困扰和负效应。这恐怕也是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的方面。”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