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1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十七至十九世纪远销欧洲 64把紫砂壶"回国探亲"为期一个月的“紫玉暗香??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在南博开展。展品有南博院藏的50件传世紫砂名家珍品,还有宜兴蜀山等地的紫砂考古新发现,展览中还有一批特殊展品,那就是台湾成阳基金会收藏的64把紫砂壶,这是它们17?19世纪外销欧洲后的首度故乡之旅,保险费高达750万元人民币。它们所代表的外销紫砂,是欧洲陶瓷业的“启蒙老师”,正是从模仿中国紫砂起步,欧洲才开始掌握制造陶瓷技术。
紫砂在西方叫YIXING(宜兴)
中国紫砂的风格基本是质朴大方,素面素心,而这64件外销紫砂呈现出与国内紫砂迥异的风格,有镂空、浮雕、描金等工艺,还有的镶金嵌银,显得华丽而装饰繁多。有趣的是,中国的长方形酒壶也被欧洲人定制成紫砂,运到欧洲当茶叶罐。
“紫砂是随着茶叶进入欧洲后,作为茶具输往西方的。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持续近百年的‘中国热’,一切‘中国品位’的东西都风靡欧洲,其中就包括紫砂。”成阳基金会执行长宋信德说,“紫砂在欧洲各国的名字叫YIXING,也就是宜兴的音译,很显然,这与紫砂的产地宜兴有关。”他介绍说,17世纪初,欧洲各国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专门开展对华贸易,紫砂因此在欧洲成为昂贵的舶来品。目前已知最早的2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是一把缺盖壶和一只杯,但二者并不是一套。根据记录,这应该是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船员在1640年前后采购茶叶时顺手买了辗转流落到奥地利的。
宜兴蜀山明清紫砂窑址考古也发现了外销紫砂与蜀山的渊源。蜀山考古领队杭涛介绍说,这批外销紫砂中有三把六方狮球壶,盖上塑有戏球伏狮,前方原有可滚动的陶球(现已佚失),在蜀山考古的清代乾隆年间地层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狮球壶盖;而另一把“桂花砂”提梁壶盖上有着像旗袍钮扣的钮,在蜀山清代乾隆年间的地层中也出土了同样的壶盖,就像孪生兄弟一般。这样的共同点还有很多,当这些共同出自蜀山的紫砂出现在同一个展览上,说那64把外销紫砂400年后“回国探亲”恰如其分。
漂洋过海去欧洲
那么,紫砂是通过什么线路运到欧洲的呢?
参与蜀山考古的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霍华介绍说,外销紫砂在宜兴烧制好后,通过当地蠡河进入太湖,转运至厦门,再抵达澳门,然后经过菲律宾沿海,到达东印度公司的中转站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接着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后进入大西洋,最终到达欧洲。
几乎跨越半个地球的航行非常艰苦,不少船只就在惊涛骇浪中永远沉没了。目前已知有捷达麦森号、泰兴号和迪沙如号等7条17至19世纪沉船上载有宜兴紫砂壶,而这些沉船透露了当时特殊的运输方式:陶瓷分量重,是压舱底的好材料,因此陶瓷最先装舱,空隙处填满茶叶,以防颠簸时碰坏陶瓷。其中清道光年间沉没的迪沙如号上有数百件紫砂壶,它们被放置在不同的宜兴陶缸内,空隙处充填着稻壳这类的植物细粒作缓冲。
宜兴紫砂初到欧洲时,引起了震动,有人甚至认为紫砂是用贝壳磨制的。宋信德说,有文献记载,欧洲人惊叹东方居然有这么大的贝壳,而且还有红色、棕色和巧克力色。
披金挂银的东方贵客
宜兴紫砂壶到了欧洲,最初确实是被当作高档茶具使用的,但是渐渐地脱离了实用,而变成一种陈设品,以其独特的“中国品位”在橱柜上占有一席之地。
杭涛解释说,由于茶味苦涩,欧洲人便在喝茶时加入牛奶和糖,而紫砂的气孔较大,牛奶和糖渗入后不易清洗,时间长了便会发馊变臭。显然,与瓷器相比,宜兴紫砂的透气性反而成为一个弱点,不适合欧洲的喝茶方式,因此慢慢退出了实用,变成了收藏品,以其中国风尚凸显另一种文化魅力。很多被收藏在欧洲的紫砂,根本没有被使用过,有的壶嘴和壶身的交接处居然是实心的,根本无法使用。
香港学者黄健亮告诉记者,在欧洲,紫砂壶成了披金挂银的贵客,有些还镶上了家庭的徽标,而这些徽标今天也成了判断年代的一个依据。展出的紫砂镶银饰提梁壶,由著名的哥德堡号于1740年前后运至瑞典,并被加以金属镶饰。从提梁把上的铭文可知是1785年由瑞典银匠皮特?约翰?尼育斯特德装镶于斯德哥尔摩。2007年蜀山考古也发现了一件形制、纹饰、泥料几无二致的残器,进一步注记了这段中西贸易史。
而另一件六方狮球壶上引人瞩目的银饰是在狮子前的滚球架损毁后,由西方银匠所加,狮背上镶饰的小天使,不但神态生动,而且工艺精湛,极具巧思,可惜未见银匠留名。
紫砂启蒙欧洲陶瓷业
与数以千万计输往欧洲的瓷器相比,紫砂的数量微不足道,但欧洲300年陶瓷史,正是从仿制宜兴紫砂发轫的。
据宋信德介绍,欧洲人很想破解陶瓷生产工艺。他们首先把目光瞄准了烧制温度较低、制作相对容易的陶器,紫砂成为模仿的目标。终于,1710年德国麦森成功烧制出以高岭土为原料的白色瓷器,欧洲高质量陶瓷器的生产得以持续至今,这是“宜兴紫砂器”在欧洲陶瓷史和艺术史上短暂而重要的贡献。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