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0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随着紫砂收藏热潮一度掀起,紫砂壶大师作品越发引得世人青睐,并成了当代紫砂壶收藏的硬标准。然而,由于盲目追风、追名,一些名人“代工壶”在市场上猖獗泛滥,而且与真正紫砂壶大师作品的评定水准也相差甚远。
所谓“代工壶”,主要是指一些走俏市场的紫砂师,在自己的作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低价买来不受藏家关注的紫砂师的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出具自己的证书,然后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卖给藏家,并公然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 “代工壶”虽然得到了“大师”的认可,但这样的“大师”职业道德底线模糊,价值何在?这样贴上了假商标的“代工壶”该鼓励还是反对?
广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广东省法学会律师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律师朱永平对此表示,鼓励代工壶就等于纵容公开造假。
在朱永平看来,“代工壶”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紫砂壶因其文化底蕴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就意味着其投资回报率较高。现如今国人的投资心态就是“跟风”,在收藏界也是如此。按照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一个紫砂陶艺人,即使再勤奋,一年也最多不过做五六十把壶。事实上,更多的紫砂陶艺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作品水准,一年往往只有3~5把壶问世,市场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大师壶供收购、收藏呢?这就造成市场的供需矛盾,给“代工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一些紫砂陶艺大师不顾艺德艺风,非诚信经营,采取“代工”的手法去迎合市场的需求,其实质就是公然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这种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实反过来这些“大师”本身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风险不仅要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同时也损坏自己的名誉,导致“身败名裂”。这种做法完全是在蒙骗藏家、扰乱正常的艺术品市场,同时又会对紫砂艺术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真正的紫砂手艺逐渐失传,最后直至消失。
我们应当警惕其中的法律风险。销售“代工壶”在法律上肯定是属于商业欺诈,只是这种欺诈更为隐蔽而已,原因在于这种壶到得了紫砂陶艺大师自身的认可。作为消费者来说,我是冲着人名来买壶,但最后得到手的却只是贴上了大师商标的“代工壶”,并不是大师自己亲手制作的紫砂,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作品。其实,在收藏家购买紫砂壶的时候,作为卖家的这些紫砂陶艺师就已经知道该壶不是自己亲手所制,而是用他人制作的壶来冒充,这种事实足以影响交易的成功与否,但他们却对该事实予以隐瞒,这是典型的商业欺诈行为。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是有明确的规定:这种行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得到双倍赔偿。但如果在交易时就告知消费者是“代工壶”的事实,消费者又自愿购买或收藏的话,这就不是商业欺诈,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双方自愿行为。
有人说:“从投资收藏的角度来说,‘代工壶’得到了‘大师’本人的认可,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所以对‘代工’现象应给予理解。”我反对这种意见。流入市场的时候难道仅仅因为得到“大师”认可的“代工壶”就真的是“大师”的作品?显然不是,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如果鼓励“代工壶”现象,等于就是纵容“公开造假”,难道我们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产品还少吗?如果鼓励这种现象,将严重的扰乱艺术品市场,会对紫砂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使消费者承受巨大的损失。政府应当大力整治工艺品市场,同时媒体也应予以曝光,收藏者或者其他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使“代工壶”没有立足之地,失去生存的土壤,回归理性的投资收藏。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