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1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抚壶寄深情 访“百岁巴金”壶制作者杨秀芬
21日下午,秋雨绵绵。宜兴市丁蜀镇的一条小街上,我们找到了这间不起眼的制壶坊。出现在眼前的这位女主人,就是名扬上海文化界的“百岁巴金”壶的制作者——陶艺师杨秀芬。
提起壶的制作经过,40岁的杨秀芬显得格外自豪。她告诉我们,这把“百岁巴金”壶是2003年应《解放日报》之邀,为巴老百岁寿辰特制的。赠送给巴老后,巴老爱不释手,一直被他珍藏在家中,放在正厅醒目位置。据悉,这把“百岁巴金”壶还由宜兴制壶工艺师范锡军协助共同制作了100把,现在分别被北京现代文学馆、上海作家协会和成都巴金纪念馆永久收藏。
“百岁巴金”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紫砂工艺的完美结晶,曾经获得第二届中国十大茗壶金奖。这把紫砂壶制作精美,构思相当巧妙。杨秀芬拿起自己留下的样壶向我们介绍,茶壶的整体色彩选用与“大足石刻”相一致的土赭色,意为巴老是四川人氏;壶身设计为一本厚书,高度100毫米象征百岁,长度76毫米象征巴老的写作生涯,宽度58毫米象征巴老在沪生活了58年;壶盖乃一页文稿纸与书页吻合;取巴老用过的华脱门笔尖形状作壶钮;一把斜置的放大镜成了壶把,象征巴老笔耕不辍的一生;壶嘴则采用上海“市花”白玉兰的花苞造型,也象征巴老的品质。壶身正面系中国美协会员、原《世界文学》主编高莽1992年画的巴金速写,画面栩栩如生,反面是上海高龄画家王康乐题写的“百岁巴金”铭文,配以竹节型紫檀木做的底座,整把壶显得稳重大气,意蕴丰厚。
杨秀芬轻抚壶身,深情地说道:“虽然巴老几天前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中国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永不磨灭的。他的思想和作品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制作和珍藏这把紫砂壶,不仅是对巴老的一种纪念,更是表达自己对巴老深深的敬意。至今我都感到非常有意义,非常自豪。” (许元强 闵德强)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