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5-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身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1954年从师紫砂陶刻名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接受中国画及书法的基本功训练,1955年进入蜀山陶业社(宜兴紫砂厂前身)紫砂工艺学习班学习。1958年,他参加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联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培训,结束后转入“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1959年,他调江苏省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雕塑处参加纪念碑浮雕的创作设计。1962年,他回紫砂厂。1986年,他调宜兴紫砂二厂创建紫砂雕塑分厂。1993年, 他与日本陶艺家高桥弘教授合作组建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建立并完善占地三十亩的紫砂工坊——长乐陶庄。
在紫砂名师林立、各擅其长的江南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秀棠的才华、技艺和成就尤其引人瞩目。他的陶刻传承正宗,融汇了书画和铭文的美感;壶艺造型新颖、古朴大方;雕塑在宜兴开门立派,让宜兴紫砂雕塑在题材上标新立异。
徐秀棠作品《天威》
徐秀棠生于战火纷飞的1937年。抗日战争前,徐家是富庶的宜兴蜀山的紫砂世家——紫砂徐家,有一个小手工作坊,家里不少人在做紫砂壶,有的还是当地的紫砂好手,徐家还在蜀山开设了“徐记福康”紫砂店号。在当时,徐家所做的寿星壶还颇有些名气,生意也不错。但到了抗战期间,徐家在战火硝烟里家道中落,徐秀棠的童年是在逃难和饥饿中度过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4年,宜兴政府组织紫砂生产集体时,徐秀棠已初中毕业,拜在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先生门下,学习陶刻。当时,十七岁的徐秀棠已有较好的美术书法基础,因此被厂里选送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民间雕塑班进修。后来,徐秀棠还跟随“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景祜学习彩塑。学成回到宜兴紫砂厂后,徐秀棠在陶刻、镶嵌、人物雕塑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建树。
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对文艺的巨大影响,在各级美术展览会和纪念馆的陈列中,其主流无一不是围绕革命历史题材、工农兵题材进行的主题创作。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徐秀棠大量锤炼陶塑技艺的机会,是在参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大型人物组雕、创作《草原民兵》等单件紫砂雕塑作品时获得的,在创作中,他的陶塑技艺得到提高。
徐秀棠的紫砂人物雕塑佳作《秋有佳色》既充分体现了徐秀棠获得事业成功之后的从容淡定,又体现了一个手艺人在长期修学之后内在升华的儒雅品格。《秋有佳色》塑造的是一位无名女子,其姣好的面容平静优雅,立定秋风的身躯稳实坚定,极目远眺的眼神中依然保持对真善美的执着祈望。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