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行业资讯 >> 新闻详情

新生代紫砂艺人更需“自觉”

时间:2016-05-3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宜兴丁蜀镇,从事陶瓷行业的家庭户数已超过1万,有超过10万人在宜兴以陶为生。以前,父母通常会用“读不好书就去做壶”来鞭策子女,但近几年里,想在紫砂界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他们为了理想、生存等诸多原因成了紫砂行业的新生力量,正给紫砂传承与创新带来新的变化。

  行业兴旺引来两万多“陶漂”

  2015年,宜兴紫砂多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壶艺泰斗”顾景舟掀起了阵阵紫砂热潮,紫砂壶的天价让人咋舌。这也让一批“后来者”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对的,至少,从事这行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压力。“进入紫砂行业不仅是因为兴趣,还因为看中它的前景。”紫砂艺人陈贞永坦言。在当地,和陈贞永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紫砂养育了一方百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丁蜀镇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去年有4000多位陶艺人员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个税,紫砂艺人纳税首次超过千万元。

  陈永贞,福建人,2008年从中国美院毕业后便自营一家网店,主要销售紫砂类茶具,一年要往丁蜀镇上跑多次。在与顾客、紫砂艺人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有着设计专业背景的陈永贞逐渐对紫砂壶创作与设计产生兴趣。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来宜兴学做紫砂壶,从零开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陈永贞渐渐摸到了制壶的门路,今年还有了突破,考上了中级工艺师,在丁蜀镇上买了房子,成了一名新宜兴人。在丁蜀,他不是孤军奋战,他还有自己的“陶漂”朋友圈。据了解,目前在宜兴,像陈永贞一样的“陶漂”有两万多人。

  “冷板凳”不好坐

  与陈永贞不同,方兵是个地地道道的丁蜀人,从小生活在蜀山老街,对紫砂文化耳濡目染,但入行时他已经36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个培训班里学习基本功,可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十分抗拒身下的这张“冷板凳”。“坐不住啊!”方兵告诉记者,自己在外打拼了14年,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现在让他跟一群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坐一块,学最基本的打泥条、成型,那不是丢份儿嘛!这一想法,方兵的师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正中可不买账,“紫砂是门专业工艺,连基本功都没有谈何创作。”

  在打磨基本功的几年时间里,学徒们还得熬住没有收入的日子,很多人也都因为这点半途而废。张正中告诉记者,自己为了让一个学生能坐下来安心做壶,特意帮学生找了份高收入兼职,解除学生的生存之忧。有着20多年培训经验的紫砂艺人殷步荣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学做壶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也趋于年轻化,但其中不少人缺乏耐性:老一代紫砂艺人要花3年的时间练基本功,现在,这个过程已缩短至15个月,一天最多5个半小时;一部分原本冲着学手艺进圈的人,如今有的已转做销售,有的在做陶刻……

  紫砂传承需要更多自觉

  与传统的家族式传承不同,张正中的徒弟是一支由十多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其中不乏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硕士。“我始终坚信这批年轻人会给行业注入一脉清流,他们或许就是未来的大师。”张正中说。

  “紫砂传承需要新生力量,希望在于年轻一代。”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说。去年的“景舟杯”制壶大赛,1800多名参与者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更让人欣喜的是,一批获奖作品中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的作品在造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创新。

  如今,紫砂艺术的传承已走到了第六代。青年才俊的加入改变着紫砂行业文化结构,也改变着紫砂业态,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紫砂与三维设计、互联网+等新概念结合,这些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令人心痛的是代工、职称造假等行业乱象还是没有好转。“从事这一行业就像是爬山,500米以下的人很多,但是能爬上顶峰的又有多少?在追逐名与利的同时别忘了心中那份坚守。”史俊棠说,“当下正是千万紫砂人重新审视这一行业的最佳时机。紫砂始终是门工艺,需要坚持文化引领,诚信自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文化自觉是紫砂艺人,更是新生代艺人要坚守的。”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宇轩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