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2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记得我是先喜欢上喝茶,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喜欢上紫砂壶了。自古茶不离壶,壶则以紫砂为上。本来茶与壶同源,喜欢上茶壶也就理所当然。是的,一杯醇香醉人的茶汤,搭配上赏心悦目的茶器之美,喝在心田的茶也会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好心情,体味那一种独特的生活质感,由味觉到视觉都得到双重的享受。把玩着这些美仑美奂的器皿,喝着清馨润喉的茶汤,仿如手中握着的一掬流水时光,感觉生活是这样的真切和美好。
遍尝名茶之余,固然也就有缘结识了一些同样爱茶喜壶的茶友,由建筑师友人常卫真夫妇引荐得缘结识了大唐茶行的余瑞荣先生。于是从余先生这里,看到了紫砂壶大师朱可心长孙朱新洪的作品,真是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啊!那一件件让人惊异叫绝的紫砂壶艺术品,仿佛徜徉在一个美的殿堂,令人驻足浮想联翩。有如畅意清风拂面,仿佛嗅到一阵清香,回到那田园之旅,勾起我一片悠悠思乡之情。脑海中不禁涌出一个这样的画面:吹来的烈烈古风中,水香莲开之时,与众友亲朋共聚雅室,烹茗赏壶、置琴奏乐、吟诗叙谊,一派其乐陶陶的景象······
早在北宋时期,江苏宜兴就已经有紫砂器的出土记录,到明代正德年间,始有制作紫砂茶壶。相传在宜兴近郊有一座金沙寺,有位爱喝茶的金沙僧,用紫砂细泥制成小茶壶烧制了史上最早的紫砂壶。尔后有个吴颐山的读书人借宿金沙寺,随同有一名书童名供春,也对金沙僧制作的紫砂壶很感兴趣,便仿照老银杏树上长出的树瘤制成树瘿壶,又称供春壶,因此供春便成了世上第一位制作紫砂壶的名家。
又因紫砂这种特殊质地的陶土含铁和硅较高,入窑烧制不易变形,易于塑造各种器形,能充分发挥和表达紫砂艺术家的创造力。又因紫砂茶壶具有双气孔结构,能蕴蓄茶味,使用一段时日,即使往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余香。且泡茶保暖隔热效果绝佳,盛夏也不走味不变色。又因其古朴雅致的造型,广为高士名儒的喜爱。
宜兴紫砂壶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此后随着壶艺名家和文人雅士的共襄盛举,文化与工艺珠联璧合,特别是明末清初有位金石书画家陈曼生的参与陶艺设计,更创有其独特三十八款式的“曼生壶”留传后世。此后自明迄今,文人墨客亦多在茶壶上题字绘画刻铭,达到诗、书、画与工艺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紫砂壶的全部美学价值,使壶艺水平和紫砂文化达到一种登峰造极的新境界,成为受人推崇的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文化载体。
出生于紫砂壶世家子弟的朱新洪,祖父朱可心是紫砂界享誉盛名的泰斗级人物,堪称一代宗师。其创作的“云龙鼎”获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特级优奖;另“竹节鼎”被国母宋庆龄花重金收藏;“圆松竹梅壶”为南京博物馆收藏;“万寿壶”为毛泽东主席收藏;为周恩来总理制作的“可心梨式”作为国礼赠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父亲朱泽华、母亲李芹仙也是得有真传的紫砂名家,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朱新洪从小耳濡目染,秉承家学,浸染在这一片紫砂泥里,并先后在无锡轻工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加上自己多年的苦心孤诣,也日渐在紫泥烈火中熔炼成一名艺品俱佳的紫砂名家。
爷爷朱可心是对他人生最有影响的人,顶着朱可心世传后代的盛名,朱新洪成为如今茗壶业界的佼佼者,并获得众多藏家的追捧,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个中甘苦唯有自知。可谓“盏边忆岁月,壶中温春秋”,一片冰心皆系紫砂,多少蹉跎岁月以壶寄情,他制作的每一把紫砂壶仿佛也在诉说他着走过的艰难历程,见证着他不断迈进的艺术步伐。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朱新洪,一颗赤子之心全部奉献在自己一辈子钟爱的紫砂壶艺术上,他一直崇尚“五精主义”来严格要求自己,作品力求精纯、精确、精致、精美、精神。
朱新洪从小跟爷爷学艺做人,爷爷曾留给他两本珍贵的资料,一本是《尺寸薄》,详细记载所做壶的尺寸、样式和关键部位的技法等内容,是爷爷一生创作的心得体会。一本是《芥子园画谱》,历代美术名家必备的植物山水禽鸟生活素材。
爷爷临终时磨毁了他制壶用的所有印鉴,仅给他留下一枚残章作纪念,并教导他:“你一定要堂堂正正的做人,无论怎样仿做我的壶,必须用自己的印章。不管别人出多高的钱,你都不能丢了人品壶德,做壶须先做人。”此时尽管颇得爷爷真传的朱新洪,仿做爷爷的“报春壶”、“松鼠葡萄壶”等已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却始终记得爷爷对他的教诲。后来果有人高价求他仿制他爷爷的壶,都被他坚决地拒绝。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是存世各种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紫砂壶主要分自然物体造型、几何形态造型和筋纹器形造型三大类。自然物体造型,用浮雕、半浮雕手法装饰设计成仿生形象的壶,人们俗称“花货”。几何形态造型,是从圆形、方形、六角形等基本几何形演变而成的,俗称“光货”,其中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筋纹器形造型,讲究上下、左右对衬,用立体线条把壶体分成若干部分,给人以简洁、清逸、含蓄的美感。
而朱新洪最擅长的还是制作花货类作品,这跟他平时勤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素养分不开。多年潜心修炼的功底,确实能感觉到他制作的壶,巧手雕、镂、捏、塑的高超技艺,并善于利用巧色、巧形、巧工搭配。信手拈来,然已达到“千奇万状信手出,鬼斧神工难类同”的感觉。象丝瓜的根藤茎叶,瓜皮上的小动物,草木虫鱼的纹饰塑造得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造型上突破传统有新意,制作上手法新颖,并与现代审美情趣相融合,构思力求奇思妙想。因此他出产的精品也甚多,如古梅椿、圣柏、松鼠葡萄桩、梅桩、盘龙提梁、丝瓜、南瓜等壶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
象他的鱼化龙、彩蝶、知竹常乐、可心竹等壶,融合花货和光货两者的特点于一体,注重在嘴、钮、把的堆雕装饰变化,做到每一把茶壶都匠心独运,又是另一种独特的风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诉求。其中“铁梅映竹”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壶把及壶嘴类型于竹,盖为枯枝树结梅花,精湛的工艺与扁壶造型融合得相当贴切,并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在壶身铭刻书法“铁笔刀书映紫砂”,其艺术表现力达到精、气、神韵这样近乎完美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制作的光货作品,无论是圆器还是方器,圆的圆融飘逸,方的楞角挺括,线条明快流畅,刚柔相济。如线律、神火、圆满、一团和气、万事如意等壶,流线型弧度优美,几何比例十分得当,充满现代韵律感,时代气息浓厚,造型简约大气。
从他众多的作品中,仿佛也窥见了朱新洪对艺术追求一颗虔诚的心。在当前艺术品收藏热的经济时代,更有要一颗从容之心,不被拜金主义所利诱,名利心去一分,艺品方高出十分,才能实实在在的创作出这样格调高雅的作品来,可见朱新洪先生如没有多年的修养沉淀,亦是无法制作出如此淡定神采的作品来。正唯如此德艺双馨,朱新洪的作品更备受众多紫砂壶藏家的青睐,求壶者门庭雀跃。
多年就钟爱茶艺茗壶的余瑞荣先生,与朱新洪是多年的知音益友,一直被朱新洪委托代理经销其作品,因了这样的渊源,于是让我一饱眼福看到了朱新洪先生这样多精品紫砂壶。在大唐茶行与三五喜茶爱壶的友人,喝着清馨沁怀的茶,赏玩着这些古朴典雅的紫砂茶器,好时光就这样在清风明月间静静逝去。
盏边忆岁月,壶中温春秋。过往浮生历历在目,这一刻,我的目光凝聚在这静默的紫砂壶上,那如水时光如一壶渐浓渐淡的茶汤,多少的峥嵘往事渐行渐远,转念之间恍若隔世,如梦皆空,凡尘俗世还留存下些什么真切实在之物,低眉一眼唯有眼前这罗列的几杯茶盏,几把茶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