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1 来源: 紫砂之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老师授学生以德才、做人之道,以及学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其一生受益,因此古训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宜兴紫砂五百多年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正在于一代代紫砂人薪火相传,师徒相承,青出于蓝,将贵重的文明技艺传承与发扬。一代又一代,紫砂艺术就在这接力般的传承中发扬光大,迎来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
▲紫砂七老
紫砂陶艺作为手工艺的一种,在技艺的传授上和其他门类一样,自古以来即是师父传徒弟、徒子传徒孙——师传徒承,而且一般是徒弟住在师父的家里,由师父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技艺。
在早年间来说,紫砂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收徒是非常严格的,需要考验与挑选。
▲景舟先生在晚年与弟子汉棠合照
1952年的时候,徐汉棠先生拜师前,顾老让他自己独立制作工具,认可过关后才将他收入门下,成为他的第一个弟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七老艺人的开班授徒,更是奠定了宜兴紫砂在当下的繁荣。
传承之耀
1955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开始招收学员,当时的辅导员阵容便是任淦廷,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人。随之便有了以辅导身份开班授课,学生学习知识技术的师承方式。
便和如今的老师一样,顾景舟这些辅导们,教授学生并不拘泥于班内,对其他班学生的指点教导也是不遗余力。
▲顾景舟指导汪寅仙
而当时也因为各种原因安排,学生多有跟随几位老师学习的经历。
如在1956年招收第二批学员,高海庚、王亚杰、史济华、王洪君等先前是跟随吴云根学艺的,后转到顾景舟处学艺。
1964年,由顾景舟授艺大件紫砂花盆的制作,学员有周尊严、潘持平、顾绍培、徐乐平、陈粉林、张树林。
1978年,紫砂研究所成立,顾景舟工作室除吴群祥外,原师从沈蘧华学艺的葛陶中也调过来随顾景舟学艺。
▲顾老指导紫砂花盆的制作
当时的那批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学习到各门的知识,艺得以流传,技得以交融,一时俊才,辉耀陶都。也因此,紫砂界无派别高低之分,只有个人技艺长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极为锦绣。
▲20世纪60年代裴石民与学生合影
无论是前面的“一脉相承”,还是后来的“集众家之所长”,师父的技艺水平、工艺习惯甚至人格品行,都会影响一一反映在徒弟们身上。在“工匠精神”的光芒下,新的师徒制度,加快了传统技艺的传授、先进技能的培养。
附紫砂七老师徒关系谱
(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方式,师徒关系有交叉)
任淦庭-(师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谭泉海、束旦生、鲍仲梅、毛国强、夏俊伟
王寅春-(师徒)→许成权、李天行、李元如、高洪英、陈钢(陈小庚)、葛岳纯、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何道洪、高红英、邵盘洪、潘春芳、鲍春兔、曹婉芬、蒋淦勤、周桂珍、钱丽媛、张红华、王桂芬、蒋小彦
朱可心-(师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顾道荣、高丽君、王小龙、吴震、许成权、葛岳纯、刘惠大、施秀春
吴云根-(师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史玉琴、何挺初、许慈媛、范洪泉、汪寅仙、谢乐仙、吴欣南、吕尧臣、葛明仙、吴震、葛岳纯、储立之、程辉
顾景舟-(师徒)→徐汉棠、李昌鸿、高海庚、单淑芳、鲍秀云、沈蘧华、周桂珍、顾盘洪、顾道荣、吴群祥、吴亚平、束凤英、曹婉芬、谢曼伦、钱丽媛、储立之、张红华、程辉
裴石民-(师徒)→何挺初、束凤英、曹婉芬、葛岳纯、何道洪、施秀春
蒋蓉-(师徒)→范乃芝、谢曼伦、汪寅仙、范永良、钱丽媛、程辉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壶艺需要创新,亦需要传承。
留住记忆,悟道求真,惠泽后学。
种下桃李满园。
有传承,才有未来。
紫砂艺术文化生生不息!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