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名家访谈 >> 新闻详情

大师访谈 | 顾脉李门、潜心传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

时间:2023-05-19 来源: 网络



李昌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顾问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中国紫砂文化研究员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大师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六十多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


—对话名家—


Q: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决定从事紫砂创作的呢?

我是1955年进紫砂厂的,当时自己年纪尚轻还是挺不愿意的,但那时已经与我夫人沈邃华结婚,一个男人得肩负起家庭的重担,自己逼着自己进厂干活,赚钱养家。那时,进厂做了一段时间,每天都做壶,壶是按计件制算工资的,很辛苦,要求也很高,壶一旦有问题那是要被扣钱的。一个月勤勤恳恳,工资拿到了20块,那算是挺高的工资了,其中一批壶还被厂长点名表扬,就这样慢慢的,对做壶产生了兴趣。

Q:您师从过哪些老师?他们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是55年10月和夫人沈蘧华一起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学艺两个月后,拜师顾景舟,成为老师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顾老师制壶兢兢业业,对自己要求很高,同时也对我们这些徒弟严苛要求,经常对我们说要不断努力,要多看多学,不要偷懒。他的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断地在感染我们,让我们能有毅力坚定做好紫砂壶。


Q:您每次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是如何确定创作题材的?选择题材的时候会考虑什么?

创作一个作品,这个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比方说我的一件作品“进宝壶”,造型似竹篮,是根据家里的竹篮,设计来的。考虑的因素主要是造型、线条。要配合壶嘴、壶把、壶钮,整体相称,才能确定一件作品的总体造型。

Q:在创作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吗?

最大的困难是壶嘴、壶把与壶身是否相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总是做的时候让顾老师看看每个步骤是否有欠妥的地方。经过他悉心的教导,自己对壶型搭配有了自己的理解,慢慢地才独立完成一件像样的作品。

Q:您是如何定位自己的紫砂作品风格的?

在前辈的作品上改进,不脱离传统风格,同时也做一些突破,根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作,贴近现实。


Q:您希望作品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实用,美观,简洁,大方。不能有累赘的感觉,称手。

Q:请您介绍一下创作至今您个人最满意的作品?

思源。饮水思源的意思。70年代初,《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青藏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牧民,因有些地方找到了水源,草场丰盛而定居下来。”这个壶的灵感来得最自然,瞬间脑海里便有了整体造型,线条流畅犹如流水,然后又根据羊毛、羊绒纺线的纱锭之形设计的壶体。


Q: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发生,是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牛头罐,因为做得太难看就藏在一边。朋友来做客时无意间看到这个罐子,说这个不是牛头罐,像猪头罐,两个耳朵太大了。

Q:紫砂在您的生命中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这个几十年了,每天都接触这个,如果有哪一天不做不看,一定会非常难过,而且我把这个当成终生爱好。

Q:结合艺术创作和您本人经历,您的创作初心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发生变化?

初心是让紫砂壶变得更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现在制壶艺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作的作品很多都有难度,都在体现生活。


Q:现在艺术界会存在一味追求效益而不惜放弃艺术本真,去创作迎合市场的作品,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从事紫砂创作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

有一些老师可能也是迫于无奈、迫于生活所需去追求效益,这个我是认可的:因为没有收入,还怎么继续创作,怎么生活。只是在这种利益诱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不是精品,不会被传承。

老实讲,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只有自己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才行。因此我也不断地再告诫我的徒弟,徒孙们,不要一味追求眼球利益,放弃自身应有的品质。比如我的徒孙李仁辰、黄旭晨便做得很好,其中黄旭晨的《掇球壶》,他并没有迎合市场做一些造型丰富的壶,而是孜孜不倦对程寿珍掇球做改进,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

Q:那您的作品可否有机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呢?

我现在也80了,自己的创作也很多,但是眼睛和自身精力远不如年轻时,以后能创作的东西会很有限。在2015年就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了《十二生肖》,这件作品以后也会有机会上艺术网展示。


部分作品赏析:
祝福 [ 编号:182020 ]


三友壶(松) [ 编号:78991 ]

三足紫瓯 [ 编号:78043 ]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仅作分享!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如风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