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5-12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昨日上午10时,出自国家级大师范伟群之手的“盛世中华”,作为压轴角色出现在闭幕式上。赶在周一阴雨天来“追壶”的河南玩家,多是冲着“盛世中华”的面子。不过,据了解,这套藏品在“出炉”之前就已被北京一位买家订走。
图为“盛世中华”的一部分。
□记者 李春晓 杨霄
今报郑州讯昨日上午,首届中原紫砂文化节闭幕。记者从闭幕式上获悉,在为期4天的文化节上,紫砂壶的销售额为700万元,相当于郑州市2008年全年的销售额。
“紫砂虽贵,但升值空间却比黄金、房产要高得多。”徐州广播电视台前台长杨世明也是此次展会的观光客。1995年,他由一名“茶客”渐渐喜欢上了收藏紫砂壶。“当年一把‘好壶’300块钱,现在得直接在后面加‘两个零’。”杨世明称,因为在宜兴优质紫砂原矿开采受限,加之国人对消费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兴致渐高。所以,即便遭遇了金融危机,紫砂市场依旧如火如荼。
据宜兴紫砂陶官方网站负责人周文荣透露,由去年下半年至今,紫砂制品在全国的消费增幅的确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玩品,销量仍在高速增长。
紫砂节吸引了大量的收藏爱好者,其中不乏企业家“追星族”。
周日上午,在郑州从事超硬材料行业的李富玲女士,以20万元的价格拍得一把名叫“生生不息”的紫砂壶,它由父子两代紫砂大师联手创作——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紫砂大使”吕俊杰制壶,其父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题字。
而凤凰建材城的朱先生代他们老总包下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成女士满满一柜作品(总共40余把,粗略估价在80万元)。
一方面是收藏者一掷千金买名壶;另一方面,不少普通市民在购壶时,对于价格、工艺却是了解不多、无从下手。在宜兴,紫砂作坊众多,“家家捶泥,户户业陶”,已经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但紫砂在河南的产业化却刚刚起步。正如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亢崇仁所说,这次紫砂节是郑州、宜兴两地合作的开始,将促进河南茶产业链的发展。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