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1-25 来源: 紫砂之家
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之一,便是:前者能创造,后者只能依样制作。艺术家有思想、有见解,工匠只有技巧,所以,陈曼生虽然自己不亲手制壶,但仍是紫砂艺术史上重要人物,甚至被人称为大家,历代做壶的能手无其数,但有陈曼生这种地位的人,寥如晨星。因为他设计了曼生十八式,实际上曼生式有数百种都是他的创造,其他的工匠便依样葫芦。历史上的制壶大家都有自己的创见。东坡提梁壶,供春壶,时大彬的“六方壶”“三足如意壶”,陈鸣远的“”蚕桑壶“东陵式壶”,邵大亨的“鱼化龙壶”,程寿珍的“掇球壶”。一提起这些壶,人们就想起它的作者,一提起这些作品人们也就想到他们的壶。还有“僧帽壶”“束柴壶”“八卦壶”等等,都以突出的样式留在艺术史上,后人仿做这些样式者十分多,但如果没有发明家,后人又怎么仿呢?仿之者可以有数百人,数千人,而创造者只一人。所以,创造者是最为重要的。譬如书法上的“颜体”、“柳体”,后世;临摹“颜体”、“柳体”者有无数人;除掉少数另有发展者外,反临摹者,皆不可称为书法家,而颜真卿、柳公权才是大书法家,因为他们是“颜体”、“柳体”的创造者。
现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吕尧臣就是善于创造的壶艺家。有很多制壶专家一生都没有创造过几件壶,而吕尧臣年尚健,已经创造出新品种二百多样,被人称为“标新立异的吕尧臣”。的确,在现在的制壶专家中,以创新而闻名的,吕尧臣应是第一人。
吕尧臣,194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县高塍镇,那是典型的江南水镇,绿树成荫,黄花遍地,池塘清水,小河弯弯,拱桥石路,小舟荡漾,到处都是诗情画意。但吕尧臣的家并不富裕,他在困顿中读完中学,便开始了打零工的生活,他过早地领受了生活的艰辛。1958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招工,他参加考试,被录取为艺徒,老师是著名陶艺家吴云根。从此,他便落户于宜兴鼎蜀镇,在此之前,吕尧臣做过宣传工作,拉二胡、演戏、唱歌、舞蹈,都很出色,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才智,聪明是成功的基础,吕尧臣在学徒时就十分出色,学徒第二年就开始学做三年级的功课。他开蒙第一件作品是“海棠壶”,但当时不敢钤上自己的姓名章,直到1959年创作的“提梁竹段壶”,才在壶底钤 上自己的姓名章,当时他19岁。
吕尧臣的老师吴云根是一代制壶大师,擅素壶,尤擅花货,吕尧臣继承其师的长处,妙而过之。开始,他从花货入手,但吕尧臣是有夙慧的人,他做的花货不会太复杂,花货太繁杂,便变成雕塑作品了。弄不好便会流于庸俗。所以,他开始做壶,几乎全以竹为题材,“竹节壶”、“竹段壶”等等,后来竟被人称为“吕竹”。他的“竹壶”都做得挺拔而有神韵。1972年,吕尧臣因壶艺超拔而被选进紫砂工艺研究所。
吕尧臣开始阶段虽是以临摹古人作品为主,但他并不完全套用古人,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不愿完全为人笼络的,他做的“竖钮竹节盖杯”、“一节竹段壶”等都似古人,又不似 古人,比古人更挺拔,更精神,形式也有变更。“掇球壶”,清人邵大亨做之,清代高熙《茗壶说·赠邵大亨君》有云:“其掇球,颈项及腹,骨由亭匀,雅俗共赏,晌者之饥,识者谓后来居上。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另倾斜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狭,以防其出。气眼外小而内巨,如喇叭形,均无窒塞不通之弊,且贮佳茗,经年嗅味不变,此皆前人所不逮者。近代程寿珍也做“掇球壶”,在邵大亨“掇球壶”基础上又加改进,其盖园拱而阔,钮圆,钮、盖及壶体以小、中、大三球掇之,造型古朴庄重,气度不凡。此壶在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赛会”头等奖,1932年又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而吕尧臣再做“掇球壶”不重复邵大亨,也不重复程寿珍。程寿珍的“掇球壶”壶肩高耸,弯流微曲,把长而重,吕尧臣 则把壶肩减弱,使钮、盖和壶体浑然一体,更符合“掇球”之实。而且改程寿珍“掇球壶”湾流过长为短壮,把亦粗健则正、整把壶更加雄壮圆浑,气度宏恢,显示了吕尧臣不满足现状和创造性。
这种改造性的创造,还不是吕尧臣的本意,他更要独创古今所无的新品种。1970年,他在首都机场见到大厅装饰用的水曲柳板上不同规则的木纹图形,便想利用到紫砂壶上。宜兴紫砂泥是个习惯性的称法,实际上宜兴鼎蜀镇的山中穴土,“果备五色,烂若披锦”。有紫、黄、绿、朱白等多种,吕尧臣第一次把几种颜色的泥绞在一起,使壶面上呈现出自然的形态纹路,这种自然的形态纹路不是浮在壶面上,因为它不是画上去,不是用泥贴塑上去,而是在一起又十分和谐,不出现裂纹,裂缝,且坚为一体,在技术上有相当难度,难度正是考验一个人能力和智慧的尺度,吕尧臣都一一克服了。紫砂艺术史上第一批绞泥壶诞生了,它填补了紫砂艺术史上一个空白,丰富了陶艺术的品种。
吕尧臣曾用绞泥做成的“逸者寿”,取意于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意时。盈缩之期,不但在尺;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壶身是一个大神龟,壶纽是一个小神龟。神龟身上的甲纹全用绞泥做成,自然和谐,浑然一体。和普通的花壶大不相同。“天际壶”中吕尧臣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壶身的一部用五色泥绞成长江水的波纹,气势阔大旷远,色彩丰富中见统一。壶盖摘手处也有细淡的绞泥波纹,与壶身下部的波纹相呼应。手法精妙,真如神人假手。吕尧臣早在70年代做的“碧波茶具”,用细纹绞出海浪,色彩对比强烈,手法精细,近于工笔画,而“天际壶”用的却是大写意的手法。壶的“神韵”也超过以前,绞泥手法更加随意、自然。这是紫砂艺术史上十分出色的一件作品。
“西瓜壶”也是吕尧臣较早创造出来的,即写实,又不是自然主义,他用紫、朱两种泥色绞合在一起,自然而逼真,后来很多人做“西瓜壶”完全象自然的西瓜,形式都借鉴了吕尧臣的“西瓜壶”。
“华径壶”、“雨花提梁壶”等,也是绞泥之作,其中五彩石借鉴雨花石,绞泥搓提而成,五色具备,又神彩自然。
“八方凌云茶具”、“玉屏移山壶”等,则主要显示绞泥的自然形态美,如行云流水,不受形的拘束,更加自由,更加奔放。
“沙漠之舟茶具”用绞泥表现骆驼在大沙漠中行进,以简洁的几道黄、紫泥状出沙漠之旷远;壶纽又为蒙古包,整个壶又似一大壶古包。“草原之夜壶”也是以一个大蒙古包的形式,用绞泥做出骏马鸣嘶在大草原上,天空一轮明月,二壶三图形皆空旷有远韵。乃吕尧臣继“天际壶”之后又一批杰作。不仅“绞泥”是他的创造,壶的形式也是他的创造,而且都是“原创”,这正体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本色。
“试验”是“原创”的基础。吕尧臣喜爱试验,更善于探索,他的“神韵壶”用粗砂持壶,表里肌理粗犷,再以树叶拓压,叶纹自然留在壶上。这种试验虽不及绞泥创新性大,但也反应了吕尧臣不愿落入俗套的心理。
吕尧臣还做过一把“天外天壶”,以井栏造型,一侧破壁处,卧有一只探首的青蛙,以井底之蛙自喻,勉励自己不要坐井观天,作者有铭曰:“天外天,楼外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形式也是前古所没有的,吕尧臣所作的是唯一的一次。这种形式也不可多做,多做则偏离紫砂壶之正道,所以吕尧臣后来也就没有再做。
艺术是以美为准则的,虎是兽之王,虎也是兽中最美的,猪、狗、羊、牛、骆驼等都不敢和虎比美。人为万物之灵长,人更美,女人体犹美。有人以花比女人,但唐玄宗说他更爱女人(以解语花也),有一首诗:“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为何人不看芙蓉。”可见,女人比花更美。凡是正常的人,没有不爱美的女人体者,但很少有人直言自己爱女人体,吕尧臣就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欣赏女人美。能不能把女人体的美借鉴到紫砂壶上呢?他作了大胆的试验,他做的“贵妃出浴壶”、“贵妃壶”、“爱之欲壶”把对女人臀部、乳房的美及光洁玉润的感觉,表现在壶面上,形式上是一把壶,都有女人臀部、胸乳的感觉,美啊!艺术家就是要创造出令人感动的美。这类壶是吕尧臣做壶的又一大突破,这种突破不但要思想,还要有悟性,有技巧。壶,却有女人体的美感,谈何容易啊。
吕尧臣创新的壶要介绍的太多,十一届亚运会即将开幕,特制了一套“熊猫壶”以熊猫胖体形为壶身,盖面为熊猫的脸庞,把和嘴流饰以竹竿和竹叶,简洁而丰富,神韵十足。“竹炉茶具”分上下两段结构,上是壶身,下部四条腿夹有四个杯子,合则一体,分则一壶四杯,整个茶具又似一只鸟,上刻:“松风竹炉,提壶相应。”取意于宋人杜来诗名:“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造型以思皆新颖别致,在传统的紫砂陶艺中有突破性的发展。他还借鉴玉器、青铜器、瓷器等创造很多别致的紫砂壶,皆令人叹为观止。
最近他创造的“阴阳太极壶”更令人惊叹。“阴阳太极壶”是一个圆形(上下)的壶,象一个太极图,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有有阴,由两把壶合而为一体,二壶交接处正是那根阴阳交接处的曲线,打开则为二壶,嘴流皆在当中,合而为一,嘴流皆藏在其中。这把壶是由吕尧臣构思设计,由吕尧臣和或其子吕俊杰共同做成的。奇妙精致,超越迈古人,令人更不可及,这代表吕尧臣最近的突破和成就,也使他在紫砂艺术史上的地位更加稳固和加强。
吕尧臣是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强烈开拓精神的艺家,笔者普出版过《中国紫砂艺术》一书(台北书泉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为欣赏评价中国紫砂壶树立了六条标准,即“品壶六要”:一、神韵;二、形态;三、色泽、四、意趣;五、文心;六、适用。(见陈传席《中国紫砂艺术》第9页)吕尧臣所有的壶都具有这六条标准,他的壶都是神韵生动,富有鲜明的个性与生命的活动感。形态都十分优美、高贵。色泽都沉着、古雅、纯正;意趣皆深远,不俗;文心高雅,启人心智,且皆适用。古今之壶能达此“六要”并非太多,吕尧臣的壶都达到了。
思想开扩、先进、也是一切成功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者的基本因素,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不可能创作出新的形式。一个拒绝先进科学的人也不可能有十分先进的产品,有人不愿使用新的工具,有人仍用旧式窑烧制,而吕尧臣为了发展陶艺事业,到了美国,第一件大事便是买回世界上最先进的烧壶电炉,这使他的壶在烧制中不会失败,也使他的壶烧得比前人更好。而且,他制壶用的泥料也是他二十年前从矿井深处取得的,这种泥料现在已基本上没有了。泥料也是他自己亲自打制,磨细、过筛、调配、插练、陈腐,成型全部采用明代人的做法。这也和他好学习,多读古人书,经多见广有关。
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必须经过三个阶段,一、神于好,二、精于勤,三、成于悟。吕尧臣对自己的事业特别爱好,进入紫砂厂后又有进入文工团、学校、剧团等很多机会,他都放弃了,他对做壶有特殊的爱好,荀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吕尧臣好壶并以制壶为乐,这是他成为工艺美术大师的第一步。然后是勤,不勤刚业不能精,他的师父吴去根看中他的,除了聪明外,就是他的勤,他不但勤于制壶的技巧学习和修炼,还勤于学习壶外的知识,他不但长于拉胡琴,还长于作画,他购买很多名家大师的绘画作品集,日夕观摩,他也观看研究雕塑作品,青铜器、玉器、漆器等等,艺术是相通的,知识面太窄、太单一的人是不可能创新的。他也注重阅读唐宋人的名句,开启的的思想境界,至于勤于思考,勤于试验,更不在话下。在“好”和“勤”的基础上,他的悟性发挥的尤其出色,“悟性”实际上是天份中所本有的,但必须在“好”和“勤”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来,他的创新作品皆源于他的悟性,这是他成功的关捩,更是他开拓陶艺新局面的重要关捩。
吕尧臣具有传统的功力,具有开拓精神,悟性高,这使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工艺美术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轻工业部授给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至今,仅有七个人得到这个称号,但就开拓精神和创新成就而论,吕尧臣超过了他的前辈。而且他还具有巨大的潜力,他还将继续开拓,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