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2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道路已经被让了出来,如果不抓紧,那么抢占这条道路的或许就是其他人了。我们不能再跟在别人的身后了。”
说这话时,朱庆平的电话响起,“你要的样品啊?好的,做好立即给你快寄过来。”
朱庆平是荥经县朱氏砂器厂的负责人,他刚刚就任荥经砂器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负责人。
6月初,声振宇内的“宜兴紫砂”因原料造假倍遭质疑。这让一直苦于砂器发展难题的荥经县看到机遇,也让朱庆平等砂器制作人看到了一条两千年来不曾摆放在他们眼前的宽阔道路。
黑砂能否异军突起,替代紫砂,抢占全国砂器市场?荥经县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又将胜算几何呢?
“缩水”的荥经砂器
朱庆平的手艺来自祖传。
这位41岁的汉子是土生土长的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人,与黑砂打了25年交道,被授为荥经砂器“省级非遗传承人”。
国道108线穿村而过的古城村,因黑砂而著名。2006年以前,六合乡的砂器作坊有上百家,形成了上规模的砂器一条街,但随着生产用煤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砂器的成本大幅上升,但砂器本身的价格却变化不大。由于利润低,数十家砂器作坊先后关门。现在仅有10家左右在支撑,上规模的不过两三家。
在朱庆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只黑砂烧就的小乌龟。那是他女儿的“作品”。对于古城村的砂器人来说,祖祖辈辈的手艺都是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下来的,制作的器皿也是传统的。鲜有人想到请设计人员进行创造,开发新的产品。
“一直以来,荥经砂器基本是在‘粗、大、笨’的水平线上。”朱庆平说,由于荥经砂器的生产没有模具,坯子成型、贴花、雕刻等都是用手工来完成,“因此每件成品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做成什么样全凭工人的经验与当时的情绪。”
曾有人认为,作为“器”,砂器它还要走下去,但不会创造辉煌。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荥经黑砂还有潜力可为。
紫砂风波带来市场变革
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荥经砂器,真的不会再创辉煌么?
荥经砂器,曾一直致力于向“宜兴紫砂”看齐。但在今年5月,一场或许会改变全国砂器市场的风暴,席卷而来。
5月中旬,宜兴紫砂被曝“化工壶”致癌、“大师壶”实为代工。一时间,宜兴紫砂行业80%的商铺关门歇业。整个紫砂行业面临着取消订单、要求退货的“致命打击”。而紫砂行业的造假风波,还牵扯到电饭煲、保温杯等行业。这些行业当初均不同程度使用了紫砂内胆。
紫砂行业造假风波爆发时,朱庆平正在宜兴考察。这已经是朱庆平多次在宜兴学习考察了,仅今年,他就去了四次。
2004年,朱庆平专门去江苏宜兴拜师,学习茶具、装饰件等工艺品的制作。目的是为了借助宜兴的技术,改变荥经砂器“粗、大、笨”的形象。他们通过上百次的配料、烧制试验,终于掌握了用荥经砂土烧制茶杯的技术——用纱布将砂土反复过滤,克服了以往荥经砂器表面不光滑,颗粒感很强的缺陷。
在逐步改变荥经砂器“粗、大、笨”形象的同时,朱庆平决定往茶具、餐具等附加值高的工艺品方向发展。而另一个省级非遗传承人严云杰却将目光落在高端砂器艺术品上。一直以来,严云杰都着力设计新型的荥经砂器,将各种中国元素融入其中,造型古朴精致。每个壶他都不是用模具批量生产,而是手工制作,件件绝品。
但在紫砂占据全国砂器市场“半边天”的情况下,荥经砂器要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又谈何容易?
据数据显示,宜兴的各类制陶企业1200余家,年销售额达40多亿元。反观荥经,砂器目前正面临着企业规模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传承方式落后等问题。
今年7月,朱庆平又到了宜兴,带着黑砂原材料。合作意向很快“降临”,朱庆平用黑砂烧制了一批保温杯内胆作为样品。但由于使用宜兴“有氧化烧制”工艺,烧制出来的样品是红色的。显然,受紫砂风波的影响,和紫砂相近的红色,在目前的市场上,依然是可能引起消费者误解的。
带着几家保温杯、电饭煲企业的样品烧制要求,朱庆平回到了荥经。
紫砂“倒下”,荥经黑砂能否借机做大做强?对尚不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荥经砂器来说,在此机遇下,又该如何破局呢?
机遇面前的寻路尝试
“这段时间,电话就没断过。”朱庆平说,“都是电饭煲、保温杯企业询问内胆样品的电话。”
显然,受紫砂风波影响的企业,现在急在心里。
“机遇,就摆在眼前。”朱庆平说,“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出现在全国市场。”
虽然内胆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产品,但朱庆平从宜兴带回了一条内胆生产线和一位工艺师。机械化的生产线,将改变荥经砂器每件成品都不是完全一样的现状;现代化的生产线,也将改变荥经砂器生产量较低的局面。
“各类紫砂产品下架,砂器市场呈现真空状态,我上个月引进的先进生产线投产后,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生产保温杯、电饭煲内胆两三千个。目前我从江苏宜兴高薪聘请回来的师傅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估计10天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朱庆平说。
但朱庆平引进的生产线并不足以让他或者荥经砂器抢占全国市场,虽然,朱庆平还计划引进更多的生产线,“在宜兴,一家小小的作坊,就有十几条生产线。年产砂器可达百万件。靠我一家企业,很难填补这一块空白。”
而朱庆平还有一个小小的“野心”,“为什么荥经砂器就一定要给其他企业制作内胆?为什么就不能将外壳买回来,制作杯子成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来呢?”
朱庆平更希望,所有的荥经砂器企业都联动起来,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去闯出一片天地。
朱庆平在寻求内胆市场的同时,引进了一种“双色杯”产品。在办公室,朱庆平演示了它的“变色”效果。当杯中倒进开水,不久,黑色的砂体就变为红色,“隐藏”在砂体上的绿竹图案就显现出来——这是原来仅在玻璃杯、塑料杯等透明质材上才能拥有的效果。“如果将砂器的形象做得再时尚、再前卫一点,印上属于自己的照片,砂器也能扩展年轻人的市场。”朱庆平说。
机遇其实在原来不是没有过。
2006年,“宜兴紫砂”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开始向全国各地产黏土的地区取土,寻找合适的替代品。宜兴紫砂专家来到荥经,对当地黏土的评价是,“土质细腻,好土!”并带走了2吨黏土到宜兴。
但当时,荥经砂器企业合作意识不强,没抓住这个机会。在机会,一个更大的机会面前,荥经砂器企业、荥经县又该何去何从呢?
决定命运的3至5年
当荥经砂器制作人,看到美好前景时,荥经县政府也针对这一时机,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措施。
今年7月,荥经县质监局抽样粗砂、细砂、特细砂产品送检四川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8月,四川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的《检验报告书》结果显示荥经砂器重金属铅、镉溶出量为零,产品检验合格且优于国家标准。
市场已经向荥经砂器抛来了“橄榄枝”。
“一直以来,荥经砂器产品主要是药罐、蜂窝煤炉、兰草花盆、砂锅等,这些单一的产品,附加值低,需求量少。”严云杰说,只有在传统工艺上进行创新,在原料配方、造型设计、烧制技艺上有所突破,制作出质量好、艺术价值高的产品,经营的商家和购买的人群才会多起来,荥经砂器才能打开市场,形成规模,打出品牌远销海内外。
与此同时,荥经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组织砂器制作传承人培训和外出学习,先后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宣传荥经砂器、建设砂器雕塑和打造“砂器一条街”,寻求传承与发展的突破口。
今年6月1日,荥经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仪式在古城村举行。当天,荥经砂器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揭牌成立,承担起荥经砂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抢救、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等重要职能。
当时,荥经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邱德勇表示,“媒体对宜兴紫砂的曝光,给荥经黑砂陶器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眼下建立砂器传习所,就是要着力培养一批砂器制作技术人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与此同时,把荥经砂器作为旅游的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打造龙头砂器基地、砂器文化产业园,力争通过3至5年,把荥经砂器发展成为有上百家生产商家,从业人员在千人以上,年产值上亿元的旅游文化支柱产业。”
3至5年,这正与专家乐观的预测,宜兴砂器行业恢复“元气”至少3至5年的时间相同。
与紫砂风波前各类制陶企业1200余家,年销售额达40多亿元的数据相比,荥经县3至5年的产业计划,还不足以撼动其产业地位。
但悲观者则认为,宜兴紫砂行业要想恢复,尚需更长的时间。朱庆平在宜兴碰到的一位专家就说,宜兴高端砂器市场或许会在几年时间恢复,但中低端产品,则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来恢复。
这种论调,似乎给荥经砂器留下了更多的发展时间。但朱庆平认为,3至5年的时间,就是决定荥经砂器命运的时间。在暂时引进外来企业参与投资无望的情况下,朱庆平已经决定融资,引进更多的生产线。他也希望,他这样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当地企业加入到砂器市场的抢占中来。
“不仅要看到全国市场,还要看到全球市场。”朱庆平说。
而随后的3至5年,荥经砂器怎么样发展,将决定荥经砂器最终的胜算几何。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