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1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中国嘉德2010春拍上,一把由紫砂大师顾景舟制、上有吴湖帆书画的产于1948年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为北京一位收藏家竞得,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这一纪录把近年来藏界的“紫砂热”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外界看来,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身价过千万,可谓“疯狂”,但是在业界看来,这个价格却是“价值回归”。因为紫砂壶的名贵就在于“名家出品”。而且,现当代的紫砂名品,身价也在逐年上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正宗的紫砂器出自江苏宜兴,从古代到当代,紫砂名家全都是宜兴人士。
谭晓燕创作的“古韵壶”,灵感产生于一只古色古香的花瓶。“古韵壶”不但获得2005年全国礼品艺术品博览会一等奖,而且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谭晓君2001年创作的“花翎壶”,是根据清朝时期官员的顶戴花翎而设计创作的。“花翎壶”获得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05年全国礼品艺术品博览会一等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以1232万元成交的“相明石瓢壶”
谭晓君(右)谭晓燕(左)与父亲谭泉海在一起
日前,被誉为紫砂艺界“姐妹花”的谭晓君、谭晓燕从宜兴莅临天津,出席了在本市河西区南北大街“君壶燕艺”艺廊举行的紫砂新作展。同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谭氏姐妹出生在江苏宜兴的紫砂世家,父亲是在紫砂界享有盛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刻大师谭泉海。许多当代名家制壶或是名家画壶,都以能够拥有谭泉海的铭刻为最高礼遇。对于紫砂艺术,姐妹二人自然有着真知灼见。
新报: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的女儿,对于紫砂艺术,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父亲,你们觉得受到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谭晓君:对于艺术,父亲强调的是基本功的扎实与视野的开阔。我是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因为父亲主要是搞雕刻,所以我也学了好几年的雕刻。但父亲说,从事紫砂艺术,你们应该有你们所走的道路。因此,我于1988年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陶瓷设计,从陶刻转到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上。接着,我先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学做紫砂壶,后又拜汪大师的高徒江建祥为师学艺。
谭晓燕:应该说,父亲是我和姐姐的终生师傅。他有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的技艺。但父亲要我们拜其他的大师为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从1986年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雕刻,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于1992年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师从鲍利安、周定华,学习制壶技艺。
新报:现在紫砂壶成为收藏界的一个“重头戏”,你们在宜兴,又是紫砂界世家,据你们了解,这些年名家的紫砂壶升值了多少?
谭晓君:其实自古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就是文人珍玩。在新中国成立后,名家紫砂壶和名家书画一样,也有过价格很大众化的一段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台湾和香港的藏家开始到宜兴来,批量买进好壶,从那时候开始,好壶开始有价了,而且价格逐年上扬。
谭晓燕:但是真正价格暴涨,还是2000年以后,内地的藏家开始出手花大价钱买好壶,从现在来看,一把好壶的身价这20年来至少涨了几十倍。许多当初玩壶的港台藏家现在把好壶“回流”到内地,赚了很多钱。其实现在在宜兴,名家的壶都是做不过来的。经常有北方的客人,一来工作室就提出来要定制几百套。
新报:对于紫砂壶而言,南方和北方的玩法好像不太一样?作为业内专家,你们对玩家们有什么建议?
谭晓君:南方的玩家好像更讲究“养壶”,就是好的紫砂壶是一定要用来泡茶使用的,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专业的养护,“养”出来的壶味道自然就不一样,而且,主人与壶的感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加深。我观察到北方的玩家好像更喜欢把好壶深藏密室,只是在朋友们来做客时,才拿出来赏一下。许多玩家收藏了许多名贵的壶,但是自己喝茶时,只用一般的壶。这是收藏习惯的不同吧。
谭晓燕:还有就是北方的玩家都喜欢体量大的壶,南方的玩家大多喜欢玩小壶,觉得小壶也有大味道。其实,北方的玩家更喜欢拿紫砂壶作为最贵重的礼物馈送友人,所以喜欢求大,而且保持新壶的样子。其实无论怎么玩,我觉得紫砂壶最重要的魅力还是它的古朴、稳重与大方。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