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0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千年瓷都德化,白瓷雕塑以“白如雪、润如玉、声如磐、薄如纸”著称于世,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白”。2009年,德化县1000多家陶瓷企业创造出80亿产值的辉煌业绩。但时至今日,在成千上万的陶瓷从业人员中,健在的中国工艺美术师仅有苏清河一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也不到20位。这些数字,似乎与成千上万的从业人员以及每年数十亿的陶瓷产值不相对称,也与这座有着千年瓷雕历史的“陶瓷之乡”的文化品牌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陶瓷如何再造辉煌?如何“破茧成蝶”,以更高的姿态飞翔?
目前,在德化从事陶瓷传统雕塑业在年产值的占比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但除去大量的西洋工艺瓷、现代釉艺作品、日用瓷器,真正传统瓷雕业在年产值占比也仅是“冰山一角”。
作为千年瓷都,瓷雕是世界艺术园林里的一朵奇葩,也是德化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如今,面对国外经济环境影响和国内节能减排措施落实的到位,德化已确立了“艺术瓷精品化”的陶瓷发展思路,传统瓷雕如何进一步走精品路线已成为当地不容忽视的问题。
标杆
国家级大师的
“一枝独秀”
国庆前夕,瓷雕大师苏清河收到了他在美国参与竞拍所得的一件明代瓷器。该作品高38厘米,是德化明代瓷雕宗师、世人称之为“瓷圣”的何朝宗生前创作的《渡海观音》。为了得到这件作品,老苏可谓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苏清河是德化“何派”技艺传承中的一位名家,还是德化传统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享受着国务院的特殊津贴,可谓“一枝独秀”。如今年近古稀的他,每天仍醉心于传统瓷雕的创作。他虚心地说:“我现在的创作不完全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更多是在学习,越学习就越感觉到与古代大师的差距。同时也希望德化有更多的国家级大师,共同提高德化传统瓷雕的艺术价值。”
苏清河自小师从德化近代瓷雕名家苏勤明,主要靠刻苦练习及师父口传。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享有几顶“桂冠”的他,作品除了知名度外还有着极高的美誉度,可谓“德艺双馨”,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苏清河作品高附加值的背后,既有“马太效应”,也有他数十年的实践积累,再加上长期孜孜不倦学习的结果。在他研究所里,其珍藏着上千件历代瓷器珍宝即可见一斑。
记者调查,目前在德化,像苏清河这样长时间不惜花重金购买藏品来学习研究的瓷雕艺人为数并不多。近年来,德化陶瓷业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加上人员工资、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原因,导致一些企业的发展受阻。虽然目前瓷器价格相较几年前已“水涨船高”,但相比于我国其他陶瓷产区的高档艺术品,如宜兴紫砂壶、台湾法蓝瓷的规模、价格,差距尚大。这其中,除在创意方面存在差距外,缺少的就是一批国家级大师对传统瓷雕精品市场的整体带动。
困惑
“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泉州收藏爱好者刘群雄先生说:“目前德化传统瓷雕市场鱼龙混杂,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仿造的现象比较严重。尽管有知识产权的法律‘紧箍咒’,但只要模仿者对原创作品稍加改动,原创者很难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近年来的瓷雕‘如意’、‘竹头’以及瓷瓶‘天地方圆’等,遍地开花,到底是谁率先开发设计的?现在已是真假难辨”。
几年前省级大师柯宠荣、陈桂玉夫妇创作的瓷雕“山鬼”,曾是“中美文化年”出国参展的惟一瓷雕品,一时赢得市场青睐。但时隔不久,市场上处处有“山鬼”的身影,价格也千差万别。近年来苏珠庄、颜松柳合作的“唐韵仕女”,也曾作为高档礼品赠给原国民党主席连战,但不到半年时间,德化街头就站满了搔首弄姿的“唐韵仕女”。而市场上同一类型作品,贵则成千上万元,廉则仅近百元,让人“雾里看花”。
如今,德化瓷雕技艺虽已获得国家的“原产地保护”,它“润如玉、声如磬”等特性无可比拟。但是,如没有能对雕塑技巧以及前沿市场别出心裁和娴熟驾驭,要一时改变创作的狭隘局面并非易事。
苏清河介绍,他现在创作的产品有限,且对每件钤上自己印章、刻上名字的作品都十分认真,力求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是对得起自己和作品。现在,慕名而来向苏清河学艺的人不少,但这多少有点“临渊羡鱼”。
目前,在德化中青年省级大师的20人中,或具备潜力的有柯宏荣、陈仁海、苏珠庄、连紫华、颜松柳、苏友德、郑雄伟、许瑞峰、苏友谊、刘松青等,当然不排除还有一些缺乏名气但有实力的人。
一个陶瓷产业大县,传统瓷雕艺术的高级人才相对不足,原因固然有多方面。据业界人士分析:“原因之一是创业者为了生存,由于没有较大的资金积累,他们只好降低作品价格去占领市场,无暇顾及创意、研发,加上被市场指挥棒牵得精疲力竭、难有建树;原因之二是福建各地民间艺人多、评选名额受限,加上参评者的工龄、大奖作品等硬件的限制所致。”
业界进一步分析:“许多瓷研所一旦缺少市场收入,那就意味着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将面临流失,甚至对行业失去信心;加上目前德化‘潜伏’一些小作坊,大量的低端产品干扰着那些有潜力作品的市场价值,因此造成有潜力瓷艺家的市场空间有限。”
博弈
创新在摸着石头过河
“艺术瓷精品化”,而现实是更需要的是“艺术瓷精品化市场”,就是让“艺术”如何更好地找到“市场”。这也是摆在德化传统瓷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试题。
就政府来说,重塑瓷都城市形象的工程正在逐一推进,与陶瓷有关的大型项目也相继启动,城东陶瓷工业园、国际陶艺城、大兴堡陶瓷艺术创作中心等等,这都是为了陶瓷产业发展有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
在政府的引导下,传统陶瓷业的“精品”意识方兴未艾,陶瓷街、进城大道大量高档展厅如雨后春笋,还有“中国白陶瓷文化村”、首家个人“德化瓷博物馆”、德化古玩城的不断涌现,德化瓷都环境确实是日新月异。但纵观一些高档展厅,产品过于雷同,价格却参差不齐。一位经营者无奈地说:“我跟客人已谈好价格,不料客人的德化朋友突然来电话,说要带他到厂里拿更便宜,这样一来生意怎么做?!”
“精品化”能否“市场化”?而“市场化”能否“产业化”?这有时是一对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内讧、无序的竞争会让“精品”市场举步履艰。
近年来,从德国归来的吴金填先生,创办了“月记窑国际瓷艺交流中心”。短短时间,吸引了一大批境内外陶瓷艺术家加盟:德国、波兰、俄罗斯、韩国等艺术家纷至沓来。“月记窑”特殊的地理环境、富有创意的艺术氛围,“大俗大雅”的艺术风格,着实让人看到吴金镇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创新前沿。但这对吴金填来说也面临“曲高和寡”的发展困境,因为传统艺术一旦脱离实用功能,短时间内市场要如何培植?经济效益要如何体现?
在文化创意驱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下,当地一些外向型企业不惜重金聘请当地一些老艺人加入国内市场的研发创作团队,但转型的阵痛也让许多企业主一时无所适从,从过去拿大量国外订单到现在出去找国内市场,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这就不仅仅是研发的问题,更需要能纵横捭阖的思想高度。
冲着德化陶瓷业高端市场的悄然变化,“春秋陶瓷”生产出“高白、超薄、手绘、全釉”的高档日用瓷和时尚的居家陶瓷饰品。其在改变传统日用餐具使用功能的同时,市场前景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有时是需要“摸石头过河”勇气。
台湾臻宝科技负责人邱文星一到德化,把自己的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发别具特色的生肖酒瓶和会唱歌的茶叶罐,找到传统瓷雕与日用器具相结合的路子。他是一位懂得创意又会找市场的人,目前产品大都销往台湾。尽管前景看好,但他还是重在研发,稳扎稳打,不急于以市场价值来体现他的成绩。
“磨剑十年”的陈仁海推出“世博和鼎”以及其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双层镶接阴阳精雕的高档日用瓷器,让人看到了高档艺术瓷精品的未来市场。10年的努力,已让他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目前,拥有上百件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的他,市场上 “某某和鼎”的廉价出现,依然无法逃脱他的作品被“山寨”的尴尬。
有人说,影响德化瓷传统艺术水平提高原因除创造力欠缺外,主要是市场因素。应该说,近年来德化瓷业的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已开始形成,研发能力也在上升,但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精品艺术如何与市场对接?创意能否带动整个陶瓷产业的跃升?还需要时日。随着政府加强引导,各种人才的不断加入,相信德化传统瓷雕市场还会迎来一次腾飞。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