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5-1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市政府和宜兴紫砂工艺厂决定从今年起,将申报纳税和公益慈善举动列入紫砂艺人能否获得荣誉称号和技术职称晋级的必要条件,而对于慈善捐款数额,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都有明确数额要求。
慈善似乎是一个无法终止的社会热门话题,继陈光标的“慈善风波”之后,如今,慈善的是是非非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慈善是什么?首先,慈善应是在慈悲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而在宜兴,慈善却成了评职称的硬性规定。显然,这与慈善的原意是相悖的。
虽然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申报职称设置了这个条件之后,紫砂艺人可以对照检查,对于为富不仁和不守法经营的紫砂艺人,是一种鞭策和要求。条件设置的初衷是反哺社会,这一点无可厚非,甚至应在整个社会倡导这种促使慈善趋于常态化的规定。但是,慈善毕竟是从道德层面触发的行为,不可强求。江苏省高级工艺师、紫砂名家吴顺华先生认为这规定可能导致一些功利的慈善之举,很多人今后做慈善,就是为了晋级评职称。
而伪善盛行,将慈善变为一场追名逐利的作秀,这不是人们所希望见到的。
其次,慈善应量力而为。一个身家几亿之人,捐个十万二十万,只不过九牛一毛。而一个退休老工人,如果捐个十万,那对于他而言,就是省吃俭用几十年后的全部家当。慈善应该是一份心意,多或是少,都是人们的爱心体现。
此外,慈善不仅是道德的体现,更是反映社会发展的镜子。和社会一样,慈善需要慢慢发展,不该拔苗助长。每个人都是希望加入到慈善大军之中的,只是无奈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像慈善家们一样用大笔的金钱来贡献回馈社会。
所以当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生活条件有了保障,余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常态化慈善的明天就会在不远处了。一味的定指标,用道德来钳制,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