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0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之家讯:她于豆蔻年华,便将心交付紫砂,二十余载,情深不变;她于青春芳华,便名扬业界,获荣誉无数;她于而立之年,用作品说话,留下鲜明的烙印,她就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紫砂名家、中国紫砂文化研究院理事朱丹。
“紫砂艺术是我生命里不可缺失的东西,我能感受到它的力量,是我的精神伴侣。”也许就像朱丹曾经说的那样“我的一半是壶,壶的一半是我”,她的紫砂艺术里满满的都是爱。
父母大爱
在朱丹艺术馆里喝茶,茶海上的“珠丹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这把壶是朱丹的父亲朱少平设计,朱丹制作的。
壶钮为一粒红珠,是为朱姓也,由水波纹装饰托举,隐含掌上明珠之意;整个壶身呈“丹”字形,蒋蓉大师题词“朱壶丹心”为中间一横,朱丹紫砂的注册商标图案,是为点;壶把上点缀龙形装饰,是为朱丹属龙。
有人评论,只有父亲才会如此设计“珠丹壶”,也只有女儿才能做好“珠丹壶”。
浓浓的父爱不仅成就了“父女壶”的佳话,更一直伴随着朱丹徜徉在紫砂艺海中,扮演着引航、护航和船桨的多重角色。
小时候,父亲的爱是严厉的。没有“心肝”、“宝贝”的嘴上疼爱,只有对学业的严格要求。初中时,更是请来知名的书画家,让朱丹学习书画,为她的艺术道路打下基础。
“我喜欢陶艺是因为他。”朱丹说,16岁那年,随父亲去看陶艺展,就深深的爱上了紫砂艺术。之后,她毅然选择从事紫砂艺术,父亲就只说:“一旦决定,就不要放弃。”
经历过徒工班,后师承李昌鸿、蒋蓉之教授,又得益于“紫砂黄埔军校”紫砂一厂的历练,朱丹凭借着扎实的功力,获得蒋蓉大师“紫艺接力有来人”的肯定。
二十年如一日,朱丹全身心投入紫砂艺术的学习与创作,而父母亲则为她承担了所有繁杂的琐事。在父母的大爱下,朱丹不断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迈进。
爱入骨髓
在外人看来,37岁的朱丹就成为了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获得无数荣誉与奖项,简直是个传奇。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努力后的水到渠成,更是源自对紫砂真诚的热爱。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朱丹也只是简单交流后,就又一头扎到了工作台前,朱少平说,朱丹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壶,就连当年怀孕时,也没落下。
“当肚子越来越大的时候,矮的泥凳坐不下去,我还专门到市场给她定做了一把高点的凳子。”说起女儿当年的努力,朱少平也有些动容。
只有热爱,才会投入。朱丹对紫砂的爱早已深入骨髓,以至于生活中的任何小细节,都能成为紫砂艺术创作的灵感。
最近,葫芦成为朱丹的“新宠”,在工作室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葫芦。朱少平就曾在微信中以“朱丹和她钟爱的葫和壶”为题,介绍了朱丹以葫芦造型为灵感创作的“吉祥三宝”系列和“大亨葫芦壶”。“大亨葫芦壶”,不仅是朱丹考高工的作品,更获得了第七届“中陶奖”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潮州杯金奖。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积淀,朱丹还经常去博物馆,与充满历史韵味的艺术珍宝对话,开启穿越时空的艺术火花。其中,对于朱丹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雄宝璜”就是她去杭州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一件稀世玉璜而获得的灵感。
“分为璜,合为璧,分为月,合为日”朱丹将玉文化与紫砂完美结合,让中国的传统文焕绽放出新的光彩。作品获得了第六届(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
壶友厚爱
获奖是专家对朱壶的认可,朱丹从不刻意为了获奖而创作,更多的是表达内心的东西。在朱丹看来,获得再多的奖项,也不及壶友的认可。
1999年秋天,24岁的朱丹和父亲一起参加了北京香山的一个展览会。一个香港商人从众多作品中,挑出朱丹的两把壶,4000元成交,又定购了十把壶,还邀请她年内到香港展出。如今,这个香港商人依旧是朱丹的忠实壶迷。
那时开始,朱丹这个名字,慢慢被壶友们熟知。随着喜欢朱壶的人越来越多,朱丹渴望与壶友有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2005年,朱丹工作室陆续发起了朱壶配诗、养壶、摄影比赛,每一次都反响热烈。以首届魅力朱壶摄影比赛为例,共收到壶友共76件参赛作品。
其中,壶友“云可赠人”拍摄的“祥云壶”获得了第二名,他在寄语中写到:收藏朱壶两年,每把都是有灵魂的,既是一件完美雕塑可陈列于架,又是一件绝美工艺品可摩挲于手,且没有丝毫实用功能的不便。
壶友们的积极参与,充分反映了壶友们对朱壶的深刻理解与爱意。面对壶友的厚爱,朱丹觉得责任更重了,她坦言,每次做“祥云壶”都会在线条上有些微的改动,“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你的眼里只有她那样,每一把壶都宛若天成,不可再生。”
因此,把自己的作品当孩子一样的朱丹,对壶友总是千叮万嘱:壶到了你们手里,就像嫁出去的女子,要信任,要尊重。也正是这种对作品负责的态度,让更多的壶友喜欢朱丹,更喜爱朱壶。
“壶友的爱,是压力,更是动力。”朱丹表示,会一直把蒋蓉老师对其“紫艺接力有来人”的教诲铭记于心,在积淀、绽放和不断突破中,继续前行。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