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0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之家讯:在网上搜索“胡永成紫砂”,几乎全是江苏省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永成的经历介绍。这里,大师的成长历程自不必赘述,但归纳几个关键词:热爱、努力、传承和创新。
这几个看似老生常谈的关键词,却正是胡永成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就好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般,广为人知,却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一旦坚持做到的人,无疑就站在了艺术的最巅峰。
大师之路
大师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或许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紫砂壶打心眼里的热爱。
37年前,刚入行的胡永成,深深地被这个火与土的艺术吸引了。在朱可心第二代传人李碧芳的门下,他得以顺承大师的艺术精髓;在紫砂一厂时,又得顾景舟、汪寅仙、何道洪等之亲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向大师看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古代书画名家大多如是,紫砂也不例外。”胡永成也是如此一路走来。
其中,他仿顾景舟的汉铎壶可谓神形兼具,再现了顾景舟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壶身造型规整,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
看到一把好壶,胡永成更是心心相惜。一次,胡永成从朋友处借来一把杨凤年的代表作临摹。“看着爸爸每天痴迷地看着这把壶”,胡永成的儿子胡亮玺好奇极了,还在上初中的他,趁胡永成不在,自己把玩起来,谁想一不小心,将壶盖摔在地上。
胡永成回来后,看着摔坏的壶,虽然没有责骂胡亮玺,只是默默地、小心翼翼地将碎片装好。
“当时不理解,现在回想起来,爸爸的眼神里都是惋惜,更是对一件艺术品损坏后的痛心。”胡亮玺回忆道。
正是对紫砂壶的爱,不管市场的起起伏伏,胡永成始终沉浸于紫砂行业之中。1993年左右,台湾市场火爆,到胡永成家里求壶的人络绎不绝。在那个只要是一把壶,就能卖钱的年代,胡永成依然没有降低标准。
有位藏家专收从台湾回流的紫砂壶,其中有几十把顾景舟的壶,还有几把胡永成的壶。这位藏家想做一个“回流专拍”,便带着其中一把胡永成的壶,来到胡永成工作室,想鉴定一下。
胡永成确认是其作品后,认真地说:“要是再做,有些细节会更好。”藏家大为赞叹,因为在他眼里,那把壶已是精品,况且,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还能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准,着实难得。
坚持“品牌”
成功没有捷径。胡永成对自己的艺术之路有着清晰的规划:45岁之前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打基础;之后,每年创作两个新款,要留下让世人记得住的作品。
在胡永成看来,工是可以慢慢磨练的,但眼光和眼界是需要培养的。因此,必须有一定人生阅历和体验之后,才能谈创新。
“创新不是天方夜谭,不是虚无飘渺,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掌握器形的美感,在细微处体现其意境。”
像“舟”、“简墩”、“小步舞曲”等作品,都是胡永成创新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和之前的“桑宝壶””、“翠鸟莲蓬壶”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紫砂壶就是两条曲线的连接,万变不离其宗。”现在的胡永成更喜欢用线条的律动感,体现紫砂的造型美。其与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合作的“登登溪泉壶”就是代表之一。四根简洁的线条,层层叠高,从壶盖的一侧慢慢蜿蜒,流向壶底,线条的流畅感,充分表现出潺潺溪泉顺山而下的意境。
创新更来源于生活。不久前,胡永成应邀为某企业设计一款收藏级作品,没有过多的装饰,全凭设计者深厚艺术功力的解读。
他从日月星辰中,获取灵感,以红日为壶盖,以弯月为壶钮,以壶身上的点点金沙为星辰,三色土衬托日月同辉,表达企业长胜之意。壶身底部,几圈线条提升整体美感,且与壶身的圆润大气相辅相成。
一直秉着对艺术负责,对作品负责,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这件作品也是几经改动,最终出来的效果,胡永成自己也相当满意,并将其命名为“日月星辰壶”。
将近四十多年的从艺经历,胡永成见证了现代紫砂业的发展历程。在大家普遍认为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时,胡永成却一点也不担心。
“在‘疯狂’过后,紫砂终有一天会回归理性。”胡永成一直不为市场所左右,坚持做口碑,做“品牌”,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就连办展都有自己的品味与要求。
10月8日至17日,由西湖银泰主办,云舒山房协办的《朴器容珍》紫砂壶艺胡永成师生作品展在西湖银泰二楼艺术廊举行。
此次紫砂壶艺展,除了不少紫砂壶、摆件、雕塑能让参观者上手把玩,还布置了一处紫砂茶具茶席,赏壶、把玩、茗茶,配上古色古香的家居,真有幻如隔世的感觉。
“这是一种艺术的意境,紫砂壶虽小,但文化很深,就像我们每个紫砂艺人,其实就是一个品牌,需要好好经营。”
言传身教
紫砂本就是个世代相传的技艺,靠着众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言传身教,才得以有今天的辉煌。
胡永成很早就开始致力于紫砂的传道、授业、解惑。1978年,其与师同业,从事带班艺德辅导工作。之后又陆续收了一些徒弟。
对于徒弟,胡永成向来是严格要求。“有事没事就到泥凳上做做壶,经常做,手才不会生。”胡永成是这样教导徒弟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因为采访的关系,记者几乎每次去胡永成的工作室,只要没有客人,都能看到他在做壶。
胡永成经常对徒弟说,好壶是会说话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胡永成常讲的一个故事就是:有人做20元一把的商品壶,一天做5把,赚100元,是完成任务。但如果肯动脑子,花心思,一天做一把精致的壶,同样赚100元,这就是差距。
对儿子,胡永成也一样的严格。当儿子决定回来做壶后,他只说:“要做,就好好做。”
如今,儿子从事紫砂艺术也近6年了,其作品《佛灵壶》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览会上荣获宜景宜人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并在第八届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中获得十大名壶称号。但在胡永成看来,儿子现在依旧是打基础的时候。
胡永成工艺上对儿子要求严格,但在思想上民主、开放。父子间经常会就紫砂创作中的问题展开探讨。“这个时候没有父子,是两个创作者之间的对话。”胡永成向来民主。也正因为有了艺术这根纽带,胡永成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做壶不仅仅是埋头干活,更是与作品要有心灵的沟通,要动脑子,勤思考。”胡永成说,“让后人来评述你的作品,才是艺术家真正的追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