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名家访谈 >> 新闻详情

淡定芳华——徐建芳

时间:2014-01-0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今天徐老师是冒着雨来到我们的节目,刚才也听您说您经常听我们的节目,你们怎么会在这段时间有空来收听我们的广播节目呢?

  :我们是在工作室吃饭的

  那感觉不会很陌生,今天能在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感觉还比较新鲜。

  刚刚也说了今天是一个比较温馨日子,请到的是徐建芳老师。

  其实徐老师,我觉得您的从艺过程还是比较的平稳,还是有一些机遇在里面,比较幸运,能够得到这么多大师的指点,所以节目的开始您能否跟我们的听众来交流一下,您都在接受这些大师的指点过程当中的一些细节或者是一些让您难以忘记的事情?

  :我曾经请教过顾老(顾景舟)的,就是我在做“供春”(壶)的时候,要画上面的图案,我自己不会,当时是和我老公一起去请教了他,是怎样画的,那个“供春”(壶)上面的树瘿上面都要刻一层图案,顾老(顾景舟)指点说不能有那个死角,所以我在那个“供春”(壶)做了很多大的小的(壶),最大的大概有5000cc,当时台湾人放用来在店里摆放的壶都要到我这来买的,就是九十年代的时候。

  那个供春的树瘿壶他不是用手做出来的吗,您刚才说是画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呢?

  :做好了以后,还要干了以后再画,上面把子上什么的都要画好了,整个壶都要画一遍,就是像中国地图一样的,刻出来的花纹。

  那个供春壶是用画的啊,很多朋友应该是和我一样的概念是用手去做的。当时顾景舟老前辈给您的指点应该说给了您很大的启发是吧?

  :是的是的。所以一些台湾开店的都要找我做那个大的供春壶。

  因为那个指点让您在做供春壶上进展了很多是吧?

  :是的

  您刚刚说到的是顾老,因为顾景舟呢是我们壶艺的泰斗,一代宗师,所以我们的徐建芳老师还是挺幸运的,能够在做树瘿壶的时候得到这么大的一个老师的指点,那其实在您的从艺过程当中还是比较幸运,除了顾老之外,您还得到了花货的一代大师,蒋蓉老师的指点对吧?

  蒋蓉老师是我师傅的师傅,我师傅是蒋蓉老师带的大弟子,开门弟子。所以有的事我们也要请教一下蒋大师吧。

  您印象当中蒋蓉老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那时候蒋蓉老师的年龄已经大了,但是她的心灵好象是小孩一样的,她说话很风趣的。

  那当时她给予您在花货上面最大的指点是什么呢?

  :花货是在泥料颜色上面,我当时是请教了做的南瓜的那种黄颜色的。

  您觉得它的泥料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他们做的那种花货都是三种颜色的。那个花是黄色的,绿的都要是很绿很绿的,像我们一般人都不会,调不出来的。

  蒋蓉老师的作品的在泥料上可能也是一绝

  :跟我师傅一样。像我师傅做的那些壶,像“世家桃园”啊,他的那个泥料都是很细的。像我也是在做这种,但是达不到那种功力。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您肯定也会。您刚刚说到的泥料可能在做花货的过程当中比较重要。您刚刚说到的是蒋蓉老师,那顾绍培老师也给您指点过。

  顾绍培老师是在我做方货的时候也请教了他一下。当时做方货的时候,作品干了不那么饱满,瘪了,然后向他指点了一下要浑方些,骨气些,烧出来那个形态就正好了。

  顾老师给您的指点是线条是吧?

  徐:线条要饱满一点,做的时候要把它搂住一点,不要攀很直的那种。

  我觉得那个线条在方器当中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刚才徐老师说到的三位老师应该说呢是各得所艺,在您的那个花货,方货,以及那个光货是吧?

  :光货是那个何道洪老师指点的。何道洪老师在造型啊各方面都画给我看,也给我设计了玉屏这样的茶壶,做工也要做到精细,光货其实是很难的。

  其实上次我去到何道洪老师的工作室,他跟我说到一句话,可能跟您刚才的观点有一点点的偏差,他说到你认为做光货比较的难,他认为做花货其实更难。那我相信当时指点您是光货对吧?

  :花货呢,就是说有的时候有不足可以掩盖一下,添个叶子啊什么的,光货呢,人家一看,就看到那个功底了。

  优缺点全部显示出来了。我们刚刚说到了徐老师的几位指点的老师,应该说徐老师还是很幸运啊,年纪很轻,就能在自己从艺的过程当中得到这些大师的指点,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紫砂界的前辈,所以我觉得徐老师的壶呢是比较能够融合这些大师的优点,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在里边。

  刚才是聊到了您的老师,您不妨来聊聊您自己的从艺过程?

  :我当时进厂的时候做的是技活,就是做商品壶,后来到90年的时候,做高档壶,我们每天要完成110元的产值,那是92年的时候,一天要交110元给厂里,那个时候呢,就要做自己的茶壶,要创新设计。那时候我上去了半年,没有完成任务,搞不出新样。以前做商品壶的时候厂里下达的任务一天做两把或者三把,到研究所去了以后要自己做自己的茶壶,那时候不会设计,有半年多赚不到钱不说,连任务都不会完成。后来过了半年,自己琢磨了一点,想做那个光的茶壶,像绞泥一类的,那时候市场上也比较兴起。后来,运气还比较好,中央美院在我们厂里搞那个设计班,造型设计,我们就都进去学了,那时候学了很多,包括光的花的都牵扯到一点。就会一点,逐步把自己的茶壶做起来了。

  就是在研究所,当时学会了设计之后才会有做壶的感觉是吧?以前一直是做那个商品壶比较多是吧?

  :嗯。就是工厂的完成计划吧。

  这个完成计划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重,您一直没有完成,当时也是觉得不可思议是吧,才110元的这个津贴,这个阶段您还是比较辛苦的,从刚开始做到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设计。

  :那个时候也想不做了,我在厂里做计划的时候也能赚到钱,想不做的。但是后来我老公说了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啊。

  那当时跟您同时代的人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很难是吧?

  :对。那时搞一个新样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进去。

  应该说您从做商品壶到研究所这段经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您回想这段过程的时候我相信您心里还是挺有感触的是吧?

  :是的。

  那这段过程走过来之后我相信已经有您的个性融合在您的壶里了,这段过程也是您必须要走过的,也是可能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走过的,

  :是的。自己要想发展就要做高档的茶壶,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能力,设计自己的新的茶壶。

  虽然是几句话但是我觉得还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自己的历练的过程。

  徐老师是在哪一年的时候参加的“紫砂之星”的评选活动呢?

  :06年的时候。行业协会组织的“紫砂之星”全手工的考试。

  当时是有多少人参加这样的活动呢?

  :当时全镇有几万人,由筛选出来的只有50几个人,然后50几个人组织了三天的考试。

  然后再评选出最后是几位呢?

  :20位。我是最后一个。因为我的那个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也是很传统的典型的那种。

  那您也是万里挑一了,虽然说20位最后一位,但是我觉得还是蛮不简单的,因为徐老师说得有上万人参加的活动。那徐老师您这把壶还是比较有特点,您刚刚说比较简单。

  :线条什么的也都有,但是看上去也简单,功夫也不少。

  这把壶名字叫天星壶,为什么叫天星壶呢?从形状看起来好象跟天星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我们在紫砂厂的时候都是拿这把天星壶拿来图纸考的。那时候是考一天。老艺人都是拿这把茶壶来考试的,衡量的。

  那这把茶壶天星壶有没有出处啊,它为什么成为衡量你们考职称的标准呢?

  :那是遗留下来的,我也不那么清楚。

  原来是这样的,我以为天星壶是我们徐老师自己来创造的,那么这个天星壶,你做的这个壶肯定是有你自己的特点了?当时您做这把壶的时候是怎么来设计的呢?

  :天星壶是传统的壶,我们搞这个活动就是要全手工操作下来。

  这个壶我看了一下得到最高分的老师评价了:一件继承传统的作品,泥料选用很好。我估计这个泥料可能是当时蒋蓉老师给你的指点带来的收益是吧?

  :泥是厂里的老泥。

  老泥,哦,泥料选的好。然后他说:造型符合基本要求。我不知道徐老师您认为紫砂制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像我们考那个全手工吧,就是制作应该简单一点。如果做花货的话,像那个叶子都要靠手工捏出来,如果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的。当时我想的肯定只有一天的时间所以选一个简单一点的。后来他们改变了说三天时间。

  但是您一天就做好了

  :嗯,我 一天就做好了

  当时您怎么想的呢,别人有三天时间,您却一天就做好了,您回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吗?

  :信心啊,因为我做的是光货,三天时间人家是考虑到做光货啊提梁什么的,时间肯定要长一点。

  您做的这把壶是传统的,简单一些。但是老师对您的评价还是很高啊,他说紫砂行业就是要把紫砂行业的特点表现出来。所以说您的这把壶虽然简单,但是把紫砂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它的线条啊什么的都很流畅的。

  所以说这个壶的外形条件让很多老师眼前一亮,这可能是您得到最高分的一个标志,专家呢也是对这把壶提出了您的一些自己的看法,说您的壶的轮廓比较圆润,线条清晰,嘴的把比例恰当,舒展自然,我觉得这个评价对于做光货来说还是挺高的,那么是否是何道洪老师对您的指导有帮助呢?

  :有的。

  您做的时候只花费您一天的时间,但是也可以看出您平时所花费的功夫。您平时做光货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水到渠成呢?

  :我做光货的时候呢,做起来也很快的。但是做花货呢,细工方面也没那么精细,做出来就是这样感觉吧,我现在基本是做光货。

  哦,还是以光货为主。所以听完之后也会对徐老师有个直观的印象,徐老师人很简单,话语也很简单,但是人很朴实,就像她的作品一样,我们不要再说什么“壶如其人”,虽然说这样的话很多了,但是我觉得听您之后,大家可以想象出您的作品,有机会呢也是可以来欣赏一下徐老师的作品,也很简单线条流畅,这也可能是我们徐老师最大的特点了。

  我觉得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人家在应试或者是在正式的一些场合都会比较紧张,那徐老师呢我觉得是一个能够应付一些这样的场合的工艺师,然后您在做壶的时候比较平坦,心态比较平,所以您现在带徒弟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心态。人都说老师都要传道授业解惑,您是授业比较的在行,不妨来说说您的授业是怎么来授业的,比如说您是怎么来教徒弟的呢?比如说像我刚刚也是在跟徐老师说笑,如果我这样的一位没有经验的人想要从事紫砂行业,您觉得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首先要想学。自己想学一定能学好的,还要自己喜欢那个茶壶。

  要自己喜欢这样的一种应该说是手工业。是一种手工技巧比较喜欢,才能够有你想要教他的那种愿望,那还有什么样要求呢?

  :还要自己要有这种悟性。

  我发现每次做节目的时候每个老师都会提到这个悟性,悟性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那徐老师您的悟性在哪里来呢?

  :我现在看到壶,什么样的壶我看了都能做就是。

  哦,平时看到的每一把壶您都会自己回去做吗?

  :会的都会做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得心应手的创作的过程呢,是您长期的积累还是本身具有这样一个本事呢?

  :在90年代的时候,人家说什么样的壶,我说我只要能看见什么样的壶我就能做,可能有时候没有大师他们做的那么好吧,我就是可以做出来吧。

  就是起码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感觉,像供春的树瘿壶啊,徐老师我觉得您的树瘿壶做出来也是比较的有功力。

  其实刚刚说到两点,一个就是悟性,还有就是有那种比较大的愿望想要去做这其实是非常大的因素,您目前也在带徒弟,您徒弟,刚刚您跟我说两个月就能做一把壶了,说的我很心动,想拜你为师了。

  :像我们这样肯教他们肯学的话很容易的,做好要自己多花时间多做壶了。

  徐老师还是在自己的教授方面有一套自己的经验,我们不妨多多的说一下。说到学紫砂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前面徐老师也是经过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刚开始做商品到研究所然后再到自己独立创作,那现在如果是一批年轻人想要从事紫砂行业的话,您觉得还会像你们那时候的样子经过很长的时间吗?三年学徒啊,独立创作啊,然后再自己去构思啊什么的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吗?

  :过程肯定要有的。像学校毕业出来的他们思想单纯,就是要他们学的话,时间肯定很长,因为他们也是家长叫来学才学的吧。像我带徒弟的,他们年纪也有三十左右吧,成熟了一点,但是自己呢也要不是靠父母亲养活他们,自己做了以后也要赚钱的,所以要考虑到他多方面的因素,不会想以前我们厂里三年啊几年的做下去,就是要直接点,但是要很少的时间把茶壶的过程要学下来,还要产生经济效益,人家都是要养家的,自己要会想着要做,肯定就是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好的。

  比如说您如果是教一个刚刚到您那里去学的,您会怎么来教他呢?比如说第一步怎么来,然后在慢慢的打磨他,这可能是一个过程?

  :像他们到我那边去,肯定是要先做基本的,打片子,要把它打匀了,像泥条也是要打匀了,再花点时间叫他们拍身筒,如果身筒拍了圆了,看上去可以了,就可以做那个全手工的通嘴,嘴和把做好了学好了,那时候再做那个模型的茶壶,把那个模型的做好了再做那个全手工的时间没那么长了,一下子学那个全手工的就是要时间长一点。他们做什么拿什么东西都不顺手的时候,就要把他的做模子的茶壶做好了,那个工具拿顺手了以后,再来做就比较可以点了。

  就比较顺手了。原来是这样一个过程,先把基础的做好,可能这样个一过程如果不从事这个行业的话还真的不了解哈,因为以前我们去到紫砂厂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都还在用模子,做那个茶杯,那现在是要脱离模子的话还是要经过很长的过程是吗?

  :是的。全手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全手工的身筒都要把他改匀了,没有一点偏差的这种,做模子的时候打身筒的时候弯了一点也没事,那个身筒往模型里一塞就可以了,全手工的就不需要把他改好了,要什么形状就要打到什么形状的才可以的,那个功力不是说一两个月就可以的,要把那个模子的身筒眼光都看到位了然后做全手工的就容易一点。

  那徐老师您在训练您的学生的时候可能也是按照您的这个步骤过来的是吧?

  :基本是吧。先让他把模子的做好了然后再训练他手工。做模子的时候应该选一个简单的款式。像有线条的,仿古的什么的应该要放在最后做。像秦权啦,没有线条的给徒弟做是可以的。

  哦,就是选择款式也比较重要。

  徐:比较简单点的。刚做的时候吧,手法不灵活,用工具做的时候也没那么得心应手,应该是做熟练了以后再选一种难度大点的做。

  刚刚徐老师也说到了紫砂的入门,其实我觉得我们以前虽然都看过,包括我们宜兴人都知道怎么来做,但是这个步骤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不是很了解。

  文化这个东西对于紫砂来说还是离不开的,徐老师您觉得呢?

  :是的。刚刚我们的行业协会组织了一个装饰大奖比赛,和08年的“紫砂之星”评选的是装饰这方面的,就是邀请了评委,像北大的赵为民教授啊,还有清华的陈教授啊,南大的一些教授都在我们这里做了评委。跟我们联谊了座谈会。我们紫砂艺人都会做壶,但是都不会说出紫砂设计的一些内容,文人的气息缺少一点。他们也说了我们紫砂艺人要补充一些文化知识。北大明年想和我们设立那个紫砂研究所,是涉及紫砂和文化这一类的。不是要光做出茶壶,也要表现出文人气息的有内涵的茶壶。像这样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像我们都是缺少的这一点,能做茶壶也不会多说那些东西。

  可能就是理论啊,观点啊,说出来的那个表达的方式不是很多,但是做的可能会做的比较多一些,那么就是文化对紫砂的那个帮助也是很多,包括像我们紫砂博客网,它也是一个平台,能够传播很多文化的气息在里边,这个网站呢也会来传播很多紫砂之间的交流,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一些交流。

  :对。像我们做茶壶,在网上也不会说这些。像这个紫砂博客网会在这上面和一些人进行关于紫砂的交流。人家都能看到紫砂在这个文化气息上的一些东西。茶壶的设计的来源都能在这上面看到。我也很欣赏那个网站的。

  网站上也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工艺师在网站上说一些自己得理念啊,语言表达出来比较困难,你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一个形式就比较简单一些了,因为毕竟文字是从心里面吐露出来的,但是声音必须要用我们比较常规的表达方式说出来。

  那么徐老师呢在您的博客上面有您作品的展示。作品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很多人都能通过看到一些画面来欣赏您的作品,了解您的作品,那我想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样也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也能了解别人的作品,交流,再从中看到人家的长处想得到自己改进。就是像这种网站也是很行的,我们都欢迎这种网站。我们在工作室做的时候都不问人家做的茶壶,根本不去望啊,现在网上都有,我们都可以了解一点增强自己的知识吧。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紫砂的局面已经完全打开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面自己一个人蒙头做,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像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的交流让更多的人听了了解,看了了解,还有是通过比较发达的互联网来了解。其实我觉得紫砂它现在是,可以是一直保留传统,但是可以是有很多的方式来留住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是要有创新,那么我觉得这个也是要通过互相的交流,传递文化的这种信息,这样才能把紫砂的艺术继续发扬光大。刚刚徐老师已经说过了,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表达方面可能不是很喜欢去表达,但是通过这样一种网站或者是通过我们电台这样一种声音传播出去,那么会有很多人来了解你。这样的一种方式我想也是有很多人会来了解你,在以后可能也是很多人会来提倡是吗?

  :通过紫砂博客网来走向世界,人家都了解中国的紫砂。因为中国的紫砂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通过互联网才能走向世界。

  不知不觉节目接近尾声,还是按照惯例吧,徐建芳也是第一次来到我们节目,聊的不是很多,但是很愉快,节目的气氛也不错,那徐老师也可以跟许多喜欢紫砂艺术的朋友来说一些您最想说的内心话。

  :想对紫砂人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做好自己的茶壶,对紫砂有一点贡献。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青灰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