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紫砂壶自它诞生以来,已逾千年。千年壶史,千年风流;千年壶史,造就了不胜枚举的紫砂壶巨匠及千千万万普通艺人。他们在自然界各类形体的影响下,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使紫砂壶发展成为极具实用、观赏、收藏价值的世界名陶。
那么,自然界形体对紫砂艺术影响有多大呢?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花卉蔬果、树木竹林是上苍赋予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它供给人类衣、食、住、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除此之外,自然界的各类精灵又启迪人类以丰富的想象力。人类早期生活的器具、工具,无一不是取自或仿制自然界形体来制作并满足人类自身的生活、劳动乃至娱乐、陈设。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进程中,逐渐懂得了冶铜炼锡制成铜器、锡器,利用陶土烧造陶器。而铜器、锡器、陶器的造型、装饰又与自然界各类形体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末紫砂陶器是怎样与自然界形体结合而创制紫砂壶具的呢?各种文献指出,最早用自然界形体作为紫砂壶造型的是明代供春制作的“树瘿壶”,此壶以自然界树瘿为壶体,嘴与把以树枝弯曲形态接合,壶体朴雅古茂,酷肖百年树瘿。自供春之后,紫砂界艺人便从自然界形体的特征分成静体、动体两大类的紫砂壶造型。从型而言,有借型改装,有实体仿制。借型改装者,造型神韵动人;实体仿制者,生动逼人。作者风格、作者个性、作者功底造就了或用于生活、或用于把玩、或用于收藏的各类紫砂壶器。
明、清时代,是紫砂壶发展的鼎盛时期。紫砂壶造型出现了菱花、菊花、莲花等多种器型,如明代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是继供春之后的紫砂名人,时称制壶“四大家”。他们所制壶体主要有六瓣圆囊、八瓣扁菊、高把提梁,主要特色清香飘逸,古朴敦厚,或清快明朗,或粗犷简雅。
明晚期及清初,著名紫砂艺人时大彬注意到此时的紫砂壶还停留在供春以后的制作传统,变化不大。为了有所突破,时大彬精选上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根据自然界各种形、体、色制作了各式花卉、竹节等壶器,使其作品不尚妍媚,古朴雄浑,被当时紫砂界及喜茶爱壶者推崇为壶艺正宗。
清代,宜兴丁蜀地区呈现出户户捶泥、家家制陶的景象,紫砂艺人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提高紫砂壶的艺术品位,有的流连于乡村田园,有的跋涉于名山大川,细心观察,研究自然形体、形貌、形神、形韵。如清代女艺人杨凤年,自幼跟随其兄杨彭年制作紫砂壶,在长期的壶艺生涯中,擅长巧用自然界竹、木、花、果的形态,制作了一批构思丰富,浮雕精美的作品,如“竹段壶”,壶体为竹型,嘴、把、的均以竹枝,竹叶装饰,艺术特色突出,比例恰当,工艺精巧。又如她的名作“风卷葵”,据说是她长期观察风卷葵叶、花叶翻卷之姿而构思的一把名壶。作品呈现花瓣点缀全壶,花姿翻卷,形态逼真,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成为此时期紫砂壶中的颠峰之作。
近、当代,紫砂界艺人把自然界各类形体与紫砂壶造型相结合,并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如吴云根、尤善以竹为题材,其大型“竹提壶”、“竹段壶”等实用美观。又如裴石民,力作“蟠桃壶”生动逼真,典雅别致。
综上所述,紫砂壶造型不论是名艺人制作的上等佳品,还是普通艺人抽制作的实用壶器,大都离不开自然界各类形体对紫砂壶造型的影响,限于篇幅,对一些名人名作,不一一赘述,仅就自己构思创作的“葫芦壶”(见图1)谈谈葫芦对创作“葫芦壶”的影响。
葫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瓜果。用葫芦制成的雕刻、绘画艺术品,制成的酒具,自古便有。一般人认为,要想突破传统题材,难免使人有陈旧之感。但吾经反复思考,只要突破传统思路,仍旧可以创新。因此,在创作设计该壶时,在传统葫芦型基础上,创作了一把紫砂葫芦壶。该壶壶身为压扁的葫芦,壶嘴为一些小葫芦,嘴与身连接成为一个大葫芦,无论从何角度看,均为一个形、神俱佳的葫芦,此壶创作成功后,就得到92岁高龄的文物鉴赏大师王世襄的高度重视,他对主创者动情地说:“这把壶太珍贵了”,并亲自在此壶正面手书“中国葫芦”。壶背启功大师点评王世襄的“葫芦王小传”,共145蝇头小楷。样壶在参加2004年中国第三届“中国十大紫砂壶”评选中,荣获“十大紫砂茗壶”之一。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故宫博物馆馆长燕翼亲自为作者颁奖,并点评该壶,“没想到葫芦这个很传统的素材,经作者创意后,能制出如此富有艺术创新的茗壶,在紫砂壶上千年的历史中,算得上一款经典之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