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传来喜讯,来自长兴的肢残人士吴伟华制作的紫砂《紫玉壶》在2000多件参加评审的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吴伟华告诉记者,为了此次的比赛,从壶的设计构思到创作,他一共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传统的紫砂工艺特点,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制壶,是我生命的主旋律,做壶、烧壶、刻壶,每天与壶相伴的生活,我已经过了整整31年了。但是我一点不觉得厌烦。 "1980年,18岁的吴伟华到长兴紫砂厂参加工作,从那时候开始,吴伟华就和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腿脚不方便,吴伟华反而比一般的职工更加"坐得住",经常痴迷在紫砂的世界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下班……1997年,吴伟华下岗了。尽管如此,吴伟华仍然决心终身追随他的紫砂工艺,并且在当年的年底,就成立了自己的紫砂研究所。
作品:擂台
"当时的房租还算便宜,我和我妻子租下了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房间,销售、展示、制作,三大区域都在一起,条件也说不上太苦,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将来未知的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希望。 "谈起当年的创业经历,吴伟华毫不避讳当时心中的迷茫。这种迷茫的状态没有持续得太久,在自主创业几年后,吴伟华的的制壶水平就已经被民间以及官方认可,并且广为传播。
现在的吴伟华已经是一位拥有700平米、集销售和展览为一体的长兴紫砂工艺研究所的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我的手和脑时常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是摆弄造型,或者是研究构思,我本是残疾人,自身条件并不好,但是因为制壶,我认识了我的妻子,也因为制壶,我实现了我人生的价值,制壶等于赐予了我第二次生命。"
耕耘紫砂艺术这么多年以来,吴伟华不仅深入地研究了紫砂艺术的各种工艺技法和造型,还致力于书画雕刻技法的研究:1998年创作的"金刚经壶"上刻了5000多字的金刚经全文;2003年制作的"茶文化壶":小小的壶身上,刻下了13472个字,容纳了陆羽的《茶经》、《茶录》、《品茶要录》等5部茶文化作品;2004年制作的"太湖明珠壶" ,壶身上微雕行楷3117字,叙述了太湖周边杭州、湖州、上海的地理历史文化,这把壶获得了首届英国国际发明博览会最高奖--金皇冠奖,而且,这把壶已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在今年的长兴经贸洽谈会期间,吴伟华和他研究所的"弟子"辛勤劳作了3个月,制作出了近千把壶,作为送给参加洽谈会嘉宾的礼物。"古有\'南窑北陶\'之说,北陶指宜兴,南窑就是指我们长兴。我希望能让嘉宾领略长兴蕴藏着的这些质地优良的紫砂矿源,也更希望他们能了解到这些不同形式的紫砂艺术品是出自一位残疾人的手。我之所以取得成绩的原因就是:一生认定一件事情,并且坚持为之奋斗下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