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2-3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昨日本报鉴宝活动仿品极多,但专家称有的价值也很高
导报讯 “在如今仿制技术很高明的情况下,许多收藏者有收藏热情却没有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要多看少买,多比较、研究,少轻易下手!”昨天下午,本报与市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第五期百姓“鉴宝”活动上,鉴宝专家这样建议。不过,专家还说,有的仿品价值也很高。
从昨日“鉴宝”活动中市民送来的藏品来看,仿品可谓空前高涨,是几次鉴宝活动中仿品出现最多的一次。由于收藏者专业知识缺乏,所以当手中的宝贝被鉴定为仿品时,有些人都不敢相信,特别是自称是“祖传之物”或“高价购买”的。
昨日,鉴宝者所带来的宝物有玉扳指、玉镯玉人、玉璧、文房四宝、瓷器、宝石、小桥钮、四山方镜、青铜象尊、各种铜钱、鎏金铜香炉、挂钟、水印国画、陶瓷瓶罐等等,其中真品寥寥,仿品较多,也不乏粗制的仿品和工艺品。在昨日鉴定活动接近尾声时,真品孟臣制掌心紫砂壶惊现,给此次鉴宝活动添上了浓重的压轴之笔。该孟臣壶是黄先生祖坟之物,是清初的东西,壶背题有“清泉石上流 孟臣制”,做工精细,感觉绝佳,配有四个青花瓷茶杯,现存三个,专家指出,三个小杯做工精致,四样东西同时出土,光从小杯的情况就很好推算孟臣壶的情况,这几件东西收藏价值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仿品的价值也不低。昨日,一位刘姓鉴宝者展示了当代有名画家黄钧作品《西施浣纱图》,一开始,专家认为是真品,结果看完其它几幅反过来再看时,才发现原来也是水印品。专家指出,木刻水印是中国特有的手工艺,而老字号荣宝斋水印最为有名,水印画十分逼真,有时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而水印工艺的工序相当繁复,如今老工艺人都陆续辞世了,该工艺也快失传了,所以即使是仿品,价格也不低,但与真品比,价格还是相差较大的。
“孟臣”壶 因小才没被当成“四旧”破掉
一个茶壶,三个茶杯,从旧报纸中被收藏者黄先生拿出来时,就引起了三位专家的关注。而此时,正是此次鉴定会的尾声。
壶小而精致,壶底有小诗一句“清泉石上流”,旁有小字三个:孟臣制。刀工如从毛笔下流出一般。另有三个青花瓷杯,是清初之前的东西。谈起这几件东西,黄先生可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黄先生祖上先辈曾为官,有一定的社会名望,后葬在狐尾山上。20世纪70年代时, 港修建,为修筑海堤,得挖土屯海,所需土料就来自狐尾山上。“当时山上有很多墓。”黄先生说,挖土时动了祖辈的坟墓,于是家族中的长辈们被通知要去迁墓。而就在收拾祖先骨头时,发现了大量随葬品,花瓶等古董有大有小,品种丰富。其中,就包括现存的这“四小样”。
“那时人的思想跟我们不一样。”黄先生说,当时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山上有不少工人,“他们都把葬品当成是‘四旧’,当场就打破。”黄先生转述长辈们的话说。然而家族中也有人不舍得这么好的东西被毁了,想保留下来做个纪念,但又不方便说出来。“孟臣”壶与其它杯子就因为小巧易拿,而被其中的一位长辈“私藏”起来,并传了下来。
“宝贝”在还没有传到黄先生手中之前,他还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我二十几岁时,刚好碰上许多台湾人来大陆收购茶壶,不要别的,就要‘孟臣’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他们用闽南话求购。”黄先生回忆说。
“我原来都不知道‘孟臣’是什么东西,回家拿起茶壶一看,才发现家里的茶壶就叫‘孟臣’壶。”黄先生对记者说,后来他查阅了有关书籍,知道“孟臣”壶古时候都是手工制成,传世不多,能看到的人算是幸运。从此,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收藏爱好者。
而他的长辈为了保护好茶壶,每天都会泡上一壶茶水,以茶养壶。一养就是好几年。到了黄先生接手之后,由于养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就小心地保存下来。“这是家传宝物,我一般都不跟外人讲。”黄先生说,尽管当年收购“孟臣”壶的人很多,但是他并未因为钱财而动心。
“好东西就是不一样,百看不厌,甚至越看越有内涵。”黄先生手中捏着茶壶谈起心得,“大师的作品都有灵气在里面,我会一直保存好它,以后再传给我的儿子,代代相继。”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