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 2015-03-30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潘若骏喜欢《菜根谭》里的这句话,这是他的心境,也是他的艺境。年逾花甲的潘若骏,上世纪80年代曾就…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30
紫砂之家讯:在2015年2月11日召开的第七届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宜兴陶艺界季益顺当选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史小明续任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季益顺季益顺,1960年…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7
紫砂壶的出现,是为了与茗茶完美相伴。那与生俱来的古雅淳朴的气质,叫人惋惜。随着历史的推移,紫砂文化的发展,紫砂壶器具的造型与内蕴越来越丰富多彩。艺术的美都是相通的,紫砂创作者在紫砂…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7
在紫砂的世界中,朱泥是一株带刺的玫瑰。她很美,见到她的人都忍不住想要一试芬芳,却怎奈她满身的利刺使人望而生畏。朱泥虽深埋地下,表面看似坚硬不已,实则遇水即溶,好比地表被风吹日晒的磐…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7
雕刻手法多变,艺术气息十足是张黎强紫砂作品的标志性元素。整体上,用经典的造型来展现紫砂的悠久历史细节上,用精巧的雕刻来诠释紫砂的艺术内涵。他的作品在古韵色彩浓厚的基础上,用多变的刀…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7
徐家世世代代住在宜兴蜀山南街,屋后的蜀山以苏轼此山可蜀而得名,面朝盠河。从前是窑主,有长工十几人做窑货紫砂,还有一条大船。明末清初,老祖宗徐锦森创立福康陶器行现存蜀山老街列为文化保…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6
强济人,一个土生土长在陶都宜兴这片紫砂热土上的陶艺人,他坚持以纯手工制作方式创作紫砂壶已有二十多年,所制紫砂作品,重气求精,功力深厚,自成一格。有人称他的壶为济人壶或济壶,那是对他…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6
宜兴陶刻名家查元康近期上午举行仪式,正式收周俞含为徒。应邀出席拜师仪式的无锡市文联秘书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基峰告诉记者,无锡民艺界拜师收徒的老传统已经蔚然成风,紫砂名家、泥塑…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6
古往今来,紫砂壶以百态姿容展现,使人目不暇接。传统壶的儒雅、庄重体现出古韵美,现代壶的灵巧精致体现技艺美和时代美。紫砂壶工艺师在紫砂壶的创作上一方面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还…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6
周丽芬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的陶艺世家,1980年进紫砂工艺厂,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紫砂传统手工技法。后拜一代花器巨匠顾道荣为师,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制壶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曾…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6
紫砂壶姿态万千,时而儒雅、时而灵巧,这种传承与古典的韵美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而每个紫砂大师也对紫砂有不同的理解。杨杏斌先生,艺名陶烨1971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自幼深受紫砂陶文…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5
孙永忠本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但最近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头衔紫砂博物馆馆长。这家位于深圳宝安艺术城内的紫砂博物馆面积达1200平方米。馆内放置着孙永忠近20年来收藏的千把紫砂壶。紫砂博物馆…详情>
【人物报道】 2015-03-25
一生只重复做一件或几件作品,是金火明无法忍受的事情。将创新视为艺术生命的他,始终有一种创新的动力在促使自己前进,这种动力正是来源于对宜兴五色陶的热爱。对于宜兴丁蜀镇的人来说,出生于…详情>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