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 2024-11-29
陈正初,1958年出生于宜兴,是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他被誉为“石瓢先生”,其石瓢壶艺源自祖母传授,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出“开片石瓢”,独具特色。陈正初的部分…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鲍利安,是江苏省的陶瓷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也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并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等多个组织中担任会员…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80年代末,台湾藏家将施小马、季益顺、陈国良与江建翔四位紫砂大师誉为“当代亚洲紫砂陶艺四小龙”。其中,施小马的作品在近年来多次拍出高价,成为壶界的焦点。施小马的作品如“菱花套壶”在…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对紫砂情有独钟,紫砂壶因此被赋予了浓厚的文人气息,这种气息的外在展现便是壶体上的装饰——充满文人情趣的“诗书画印”。紫砂艺术不仅孕育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制壶大师,还…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陈富强,男性,1965年出生,是中国陶瓷艺术界的一位杰出大师,同时拥有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殊荣。他还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并在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担任理事一职。此外,他在江苏徐悲鸿…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李利,1972年出生于风景如画的江南小镇宜兴,自幼便与紫砂结缘。1988年,她踏上了艺术之旅的第一步,师从徐安碧大师学习美术设计。2016年,她再次深造,成为顾景舟高足吴群祥老师的…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9
本应享受悠闲晚年,沉浸在家庭和睦之中的著名高级工艺师顾道荣先生,却依然对紫砂壶艺术情有独钟,难以割舍。顾道荣先生出身于宜兴潜洛村,一个世代以制陶为生的地方。自幼年起,他便在父母的熏…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蒋艺华“我要让尘世间的花草一点点在我手里绽放,延续您那美丽的花器之魂。”——蒋艺华《怀念母亲》2019年,是“紫砂七艺人”之一蒋蓉大师诞辰100周年,艺术界举办了各样盛大活动来纪念…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我把紫砂当成了我的大学,做壶人是传承时代的守业人,希望我的一生,都在紫砂这所没有毕业典礼的大学里,为朱泥艺术贡献余生。”——杨小泉学者格拉德威尔在著作《异类》里提出了“一万小时定…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顾涛“我想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以文化结合紫砂技艺,来挖掘这一门画龙点睛的陶刻艺术,让紫砂大放异彩。”——顾涛先秦时代,刀与笔是隶属同源的书写工具,盖因古人用简牍刻画记录,如有讹…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东西要留得住,这是华健一直在追求的,也是在速朽的时代中,唯一能够承载住岁月的。沧海也好,桑田也罢,华健似乎一直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中探寻,能够在紫砂长河中,留存下来的那一粒砂。华…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紫砂花器的创作,一半是人工,一半是天工,是人与天的合作,表达的是生命自由萌发的璀璨过程。一花一叶一世界,虽然只是盈尺之间,却照样引人入胜,意趣无穷。汪叶的花器创作,得到其姑母汪寅仙…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纵万象之纷纭,唯一理而贯之。与光素器相比,紫砂花器虽精雕细琢,风格缤纷灿烂,极具形与色的魅力,却仍不失紫砂壶的自然素净之美。花器艺师们通过紫砂托物言志,并将博大精深的人文艺术内涵融…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7
艺,是一种表达。在生活经验与造物智慧中,手工艺建构了一方世界,亦映射出一方心境。紫砂艺人是世间难得的一群人,他们将毕生的岁月献给一门手艺,仿佛是对某种信仰的践行,任岁月荏苒,初心不…详情>
【人物报道】 2024-11-26
范乃军:探索紫砂“肌理”艺术之美范乃军,一位深耕紫砂艺术的匠人,自1983年起便在紫砂工艺二厂学习紫砂原料的鉴别与调配,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紫砂壶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详情>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