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壶茗赏析

壶茗赏析

时间:2006-11-22 来源:紫砂之家

壶茗赏析”煮白石 泛绿云 一瓢细酌邀桐君“
在已故上海画家唐云先生珍藏的八件”曼生壶“中,有一件”石瓢提梁壶“为杨彭年所制,壶身见有曼生题刻的铭文: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
同一铭文还见于由”频迦书“的”瓢提壶“上(此壶现藏上海博物馆)另,《阳羡砂壶图考.壶艺列传.陈鸿寿》也载此提铭,一面画石,老曼铭,频迦书。”

铭文中的“煮白石”此“白石”为何物?

“白石”者,乃白石茶也。据《云林遗事》记载:“倪元镇素好饮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何真粉成小块如石状,置于茶中饮之,名曰清泉白石茶。”

倪元镇,即倪瓒,号云林,无锡人氏。为元代大画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倪瓒也是一位茶中隐君子,好饮茶,重品茗,曾自制莲花茶,自品自娱。倪瓒曾在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畔寓居过一段时间,天天得以烹惠泉水泡茶,一日,他忽然有心得,用核桃仁、松子仁,加上真粉一起做成假山叠石一样的形状,置于用惠泉水煎煮茶叶的茶汤中,这就是’清泉白石茶“的由来。

如果在泉林之中,以清泉煎煮”白石茶“,那茶汤清澈明亮,白花浮在碗面,热气袅袅而上,犹如流起的绿云,在此佳境之中,一瓢佳茶,细细品饮,既品泉之清,又品石之白,岂不快哉。

然而,品茶之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要在品饮‘白石茶’之时,能得园林之韵,感悟明泉之清,品味出闲情逸趣来,那得邀请一人前来一同品饮,此为何人?此乃桐君也。

桐君,相传黄帝时人,尝采药求道,行医济世,在浙江桐庐县,东山湾大桐树下,结庐栖身,有问姓名者,但指桐下茅庐以示,时人尊称为桐君,品饮:”清泉白石茶,“何以定要相邀桐君一起品饮呢?原来此君虽:”识草木金石性味“,并撰有记录茶事的《桐君录》但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所云;”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录哪知味“
传说中神龙氏尝百草以茶解毒,但没有煎饮过,桐君记录茶事,却没有品过茶的滋味,现在要品饮倪瓒创制的这种”白石茶“并得其真趣,自然要邀请这位”有录哪知味’的桐君了。

“曼生制铭多能切茗兼切壶形,尤为独到”(阳羡砂壶图考。琐谈八则》)上述“曼生壶”铭文从内容来看,不仅切壶(石瓢壶)切茗(清泉白石茶),而且切情切景;煎煮白石茶时,看到“绿云”流起,触景生情,不禁想到那位“有录哪知味”的桐君。并决定邀请他前来一起饮品。于是写景抒情,提于壶上,此等壶茗,实乃是情景交融之作,谈来使人浮想联翩。

砂壶提铭,因形制面积所限,故要求所撰铭文,短小精炼。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注意运用文字上的修辞手法,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此“曼生壶”铭文作者巧妙第运用典故这一修辞手法,仅以短短十三个字就将“倪瓒创制清泉白石茶‘和”桐君记录茶事、结庐桐下“的历史故事承载其中,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茶人的欣赏。也使壶艺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此”石瓢提梁壶“铭文为曼生撰书,镌刻,陈曼生善书,酷嗜摩崖碑版,所刻十三字行楷铭文和署款,布局错落有致,刀法遒劲甚有法度,书家赞曼公:”书法刀工均饶神采。“此壶铭可鉴也!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