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漫谈宜兴龙窑

漫谈宜兴龙窑

时间:2013-10-15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宜兴龙窑是依山傍坡而建,用砖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也有平地垒石成墩造就的窑座。龙窑一般长约30米至8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10至20度之间,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3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距1.3米开着放燃料的小洞(俗称鳞眼洞)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拱形。燃烧室除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塞孔(鳞眼洞)。龙窑以松柴为燃料,热量高,火焰长,灰粉质较少,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龙窑

  龙窑的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来决定,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人们也把龙窑的烧窑工艺称为“火的艺术”。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自然上升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但烧窑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当预热阶段结束后,把窑顶第一对燃烧孔的泥垛掘开,两个烧窑工人对站在窑背两墒上,投入燃料。一般先烧坯体上部。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仍烧坯体的上部,而第一对燃烧孔则烧坯体的下部了。依此类推,逐渐向上烧去。因为烧龙窑只凭经验看火色,所以两边的工人要经常交换对火的意见,使窑温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做到同时烧上一孔的要求。己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

龙窑内部

  龙窑的长短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品种大小而变化。唐宋时。龙窑窑身较短,为20—30米。明清时逐渐发展到30—50米。而紫砂窑开始时小的只有10余米长,后来也有发展到50米左右的。 北宋中期宜兴已用龙窑烧造紫砂壶。这时的龙窑高1米左右,长50余米。因窑内还原气氛较重,无钵裸烧。烧成后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如蠡墅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几件紫砂壶类器物。明清时代,宜兴陶瓷普遍采用龙窑烧造。专烧紫砂壶的龙窑,窑门有三四个,窑身较日用陶窑为高。约2.6—2.8米。紫砂壶原来是套装在缸瓮间的,自明代万历年间紫砂艺人李茂林“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紫砂壶烧成工艺从此前进了一大步。

 

龙窑内部

  紫砂的烧成温度在窑内一般要控制在1170至1200℃,这是紫砂成陶的最佳温度。《阳羡茗壶系》中对紫砂烧成做了如下描述:“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

  今天烧龙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宜兴较普遍的是使用新式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以煤、柴油、电为燃料。成品质量更比烧松柴好,生产周期只需要十几个小时。但今天宜兴仍然还保存着一座明代的古龙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丁蜀镇的前墅村。该古龙窑已有约600年历史,是一座仍在正常生产的明代古龙窑(目前,国内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窑,一处就是这个前墅龙窑,另一处在广东陶乡石湾),故有“活着的古龙窑”的美称,被誉为研究中华陶瓷生产史的“活标本”。古窑总长约48.6米,有82个“鳞眼洞”,像一条长龙躺在斜坡上。现在该龙窑一般每月生产一次,每窑装入陶坯7000余件近20吨,每次烧窑40小时左右,需消耗松枝、竹梢等干柴6吨左右。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