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6 来源:紫砂之家
明正德年间,宜兴人供春摹拟银杏树瘿制作出极富自然气息的紫砂壶,被后人称作“供春壶”。他本人被尊为“陶壶鼻祖”。供春壶受到历代艺人的推崇和效仿,近代不断有人对供春壶的细节试作改动,但未见有如华建民如此这般的大动作。这动作一大,不同看法也就在所难免。
华建民的“供春壶艺”是一门手捏艺术,更是一门再发现艺术。他将“眼中”的“供春”变为“胸中”的“供春”,这符合艺术创作中的“双重转化”规律。不论作者的初衷如何,“供春百壶”虽然蕴含着“供春”语素,但与母体已经迥然有别,在客观效果上给人以现代紫砂和现代根艺的认同。华建民没有沿袭供春壶树瘿纹满雕的做法,而是只刻到壶身表面积三分之一左右,有点儿像中国画的“留白”,他的树瘿纹脱胎于供春壶,又注入了自己的理念,有如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乃是融会情、形、势三者为一体,在树瘿纹与折皱、疤痕之间表现出节奏、韵律,大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之势。
许多中国艺术家乐于表现松段的枯、怪、丑,展示丑拙之美、残缺之美,“丑拙”、“残缺”正是自然、率真的天性流露。华建民“供春壶艺”中的枯木残根,充满着内在活力,显示出生命的倔强,这似乎也是作者性格的写照。
华建民在“供春壶艺”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的这些作品以枯槁虬曲表现壶嘴、壶的、壶把,而壶身上的疤痕瘤洞,既传承了供春遗韵,又从自然界吸取了营养,显见师法造化的功力,作品随“根”就势,难觅刻意雕琢的痕迹,散发出诱人把玩的情趣。看得出,他在其中灌注了审美激情,“不讲究传统的模式,在造型和装饰上,萧然游于规矩之外.超然出于流俗之表”,显得很不温和,很不安分守己,勇敢地摆脱了传统的思维定势,以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主观上的叛逆思维尽情发挥,有如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