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28 来源:紫砂之家
山上是泥土与火焰的世界,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蜀山的热闹延续了近500年,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紫砂生产中心转移到丁山,蜀山才沉寂下来。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经过3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渐渐揭开了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紫砂故事……
考古确认:紫砂起源于明中晚期
宜兴紫砂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有唐、宋、明三种说法。唐代说的根据是文献,唐僖宗时在唐朝做官的朝鲜人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中有“坐演紫泥……掌陶钧而不晚”的记述,持此说的人认为“紫泥”就是指紫砂。有人以北宋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等诗句,认为紫砂源于宋代。更多的人倾向于明代说,考古队领队杭涛认为,中国茶文化有“唐煎宋点”说,唐代是煎煮茶叶片,宋代是冲点茶叶末,明代才有了我们现代喝的散茶(炒青)。朱元璋第17子朱权所著《茶谱》是明代第一本茶书,上面记述的饮茶方式还是点茶,茶具为银、锡、铜之类。此后近百年无茶书,明晚期突然出现一大批茶书,记述紫砂已经成为全国流行的茶具。《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 ,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按“近百年”推算,紫砂被从陶土中挑选出来加以利用,当在明代中期。
作品:松段
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壶。
据《阳羡茗壶系》记载的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叫供春,他是个书僮,明正德年间陪伴主人吴颐山到金沙寺读书,并学着寺中老和尚的样子做茶壶,金沙寺僧和供春同被列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
目前能确认的最早紫砂壶出土于南京吴经太监墓,墓葬时间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此次考古发掘在一个探方的最下层发现了一批特殊的紫砂壶陶片,其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领带鋬罐的口沿形制等不仅与吴经墓紫砂壶如出一辙,而且与金坛明代中晚期井内出土的紫砂壶、罐造型上基本一致,这为紫砂起源于明代中晚期提供了可靠证据。
烧窑盛景:白昼窑烟共碧天
蜀山是座小山,高仅50米左右,占地不过千亩,山上草木繁茂,只有爬山锻炼的人踩出了几条小路。
考古发掘是在蜀山西麓和南麓进行的,当年烧窑的残次品就堆在窑的四周,天长日久,窑就陷入了碎陶的包围之中。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山谷,都是一个窑址,可以说,现在蜀山的边缘地带,就是碎陶片堆出来的。
3年中,考古队共对6片区域进行了发掘,其中规模最大的是6号探方。杭涛说,这里的地层多达23层,跨度从清初到民国,每一层的碎陶片都是各个年代烧出来的残次品,被丢在了龙窑附近。
在6号探方附近,还发现了一处清代窑址,令人惊奇的是,窑壁和地面有一层厚厚的白色釉状物。据杭涛介绍,这叫“窑汗”,是用松枝烧带釉的陶器,釉和松油迸溅、挥发附着在窑壁形成的。粗略估计,蜀山下埋藏着数十座古代龙窑,此次考古一共发现了8座。随着品胜窑在1959年春天的停烧,蜀山400余年漫天的窑火熄灭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历史的遗迹,那么历史上的蜀山,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紫砂大师徐秀棠给我们讲述了烧窑的故事。自称“玩了一辈子泥”的徐秀棠从小就在蜀山南街长大,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常在龙窑里做辅助活。烧紫砂的窑叫龙窑,窑身长70米至80米,自山脚沿山坡向上修筑,窑顶是一个高耸的烟囱,窑身有三四个窑门叫作窑户口,可供装货出货,窑背呈弓形,背两侧每隔70厘米左右各有一个孔洞,用来投燃料,叫鳞眼洞。整个窑的形状就像一条附在山坡上抬起头的长龙,烧窑时热量自下向上流动,便于充分利用能源。
据徐秀棠回忆,1958年时蜀山上仍有6座龙窑,其中紫砂窑2座。龙窑分3种,分别用来烧大缸、坛罐和紫砂壶,前两者烧松柴,后者烧茅草。宜兴作陶的原料称作甲泥和嫩泥,紫砂泥只是甲泥等混合矿泥中的优质泥,占其中的5%左右,若单独取泥是无法开采的,如果没有大量日用陶的生产,也就没有紫砂的发源与兴盛。
龙窑体积大,一烧就是几万件东西,因此都是几十家窑户合伙烧一窑。紫砂壶不能接触明火烧制,因此首先要把紫砂壶等装进匣钵,用扁担挑到窑口,这叫“挑窑”;然后装窑师傅像架蒸笼一样把不太规正的匣钵一层层摞高,这活难度很大,因为窑底是倾斜的,因此装窑师傅的工钱在所有窑工中是最高的。烧窑的时间要持续两天两夜,从装窑到出窑,则要花上10天左右。
烧紫砂时窑内温度接近1180℃,窑工掌握温度全凭观察窑内火光颜色,从暗红、鲜红、黄色直至无烟无焰的耀眼白色,但是随着四季、晨昏、阴晴、风雨雪等情况,窑中火光多有变故,非多年经验不能掌握。实际上龙窑的成品率平均只有30%—40%,火里求财相当不易,稍有不慎,一窑全是废品的情况也不鲜见。徐秀棠说:“开窑前的几天,妈妈总会提醒孩子们要‘识相些’,大人正为这一窑烧得好不好担心,烧不好一家人便生计无着,这时孩子再淘气那就是讨父亲的打了。”
在过去,蜀山烧窑的景象是很壮观的,白天,一座座龙窑吐出翻滚的黑烟,飘浮在万里长空;夜晚,窑火逸出洞眼,龙身金鳞闪闪,照亮夜空,给人带来一种古老而又奇妙的美感。
然而,窑工的生活却是艰辛的。当地有一首民谣这样说:“上龙窑,上龙窑,不是腿断就伤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碰碰窑砖就起泡。窑内火焰山,窑外雪花飘。一年到头上龙窑,人像猢狲难到梢。”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