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器型千姿百态,方的、圆的、扁的、高的、矮的...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在众多器型中,有这6宗“最”,快来看看你都了解吗?
一粒珠以“珠”为主题,以几何中的一个圆为基调,以弧线构图,不仅表现出一种纯粹的美感,同时也升华了紫砂艺术的简洁之美。壶身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细腻,轻盈的线条在无形中勾画着协调婉转的比例,将行云流水之姿,刚柔并济之态,渗透进壶器的造型骨骼中。一粒珠的艺术特点,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要求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达到无懈可击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美的高度浓缩。一粒珠壶所带来的高雅意境能给人一种平和的心境,圆融无暇,宽厚仁爱,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
传炉,众所周知,是紫砂壶的一种经典器型,其形体灵感源自古代的青铜器。传炉形状有些类似于古代香炉,造型简约大气,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返璞归真”的深邃韵味。正如老子所言“大象无形,大巧不工”。传炉壶难的点在于这四方的浑圆度,在制作时,需要将四块泥片拼合形成,通过匠人对于力度的把控,对于弧线的把握,再将本是尖锐的角度转变为浑厚的浑方弧度。看似简单的弧度,其实考验的是眼与手的同步把控,弧度弯多少,钝角的角度,包括我们四个角的协调以及那种上下收敛的动态趋势。
“一方顶十圆”,方器制作难度很大,非工巧者不能成。提到方器不得不提方器中的经典——亚明四方,它是著名书画家亚明先生所设计,故而称之为“亚明四方”。方刚,是不屈的气节;把一块泥,捏一种胸怀,塑一种精神,豁然开朗,豪情万丈。作品之气,可谓了然于壶。作为方器中的经典,亚明四方有着古朴典雅的造型,又有浑厚大气的特点。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俯视,壶身、壶口、壶盖、壶钮均为正方形;侧视,整个壶呈—“亚”字形,轮廓分明,全器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
俗话说:“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虚扁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自明末即有,散见于各大紫砂典籍图谱。此壶式在各个时代都有名家加以临摹再创作,佳作不绝。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地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是一款非常见功力的壶型。虚扁壶其扁圆的器型,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的感觉,器形线面屈曲和谐,寓潇洒于织巧中,形随扁而气却昂,刚柔并济,艺趣盎然,壶腹鼓凸,腰身折合,合而中虚,以扁、平为特点,线条清晰。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壶开始得以流行,不过,水平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壶的表面,能水平地浸泡在热水中,却不会完全倾倒,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水平壶的壶嘴与壶把重量须严格相等,故能在水中保持平衡,其讲究的工艺和致密的结构,均要求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力。华南一带盛行功夫茶,水平壶最为实用,因而“孟臣壶”在当时社会上流传很广,很受欢迎,文献称“壶必孟臣”,可见惠孟臣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惠孟臣是水平壶的鼻祖。
紫砂水平壶,在众多壶型中较为特殊,按造型,它属于光货中的圆器:圆腹、环把、流直、球钮;按大小,它属于微型壶。水平壶制作,最要紧的是意念表达,一般作者往往是手到意不到,意到手不到。,所以在意念的表达上极具难度。因为作品虽小,要把中、大件作品的神韵、气势表达出来,非常人所为。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石瓢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
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是“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备至,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其实,石瓢壶自产生以来就受到欢迎且长盛不衰,背后有其艺术价值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的成分。首先就是简洁实用,这是实用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紫砂作品虽然巧妙、精美。但过于繁琐,使得束之高阁,只能够用来欣赏,丧失了使用功能。这样的款型是无法流行的。
其次石瓢壶质朴典雅,质朴与简单相合,但典雅却并非简单所能达到。只有将简单的成分加以巧妙地组合方能点石成金,形成雅趣。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壶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壶中之最呢?欢迎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