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王石耕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表现如何

王石耕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表现如何

时间:2025-04-23 来源:紫砂之家

王石耕(1922-2014)是中国现代紫砂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原名王长根,出生于江苏宜兴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为“民国七艺人”之一。他子承父业,成为“王派壶艺”的嫡系传人,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设计在紫砂界享有盛誉。

1922年出生于宜兴一个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在其父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秉承乃父衣钵,成为“王派壶艺”的嫡传。在王石耕15岁那年他头一遭徒手独立完成了两把仿古壶:一把“掇球壶”、一把“线园壶”,嘴平正,口盖准缝,颇见功力,是他壶艺生涯中的“处女作”。这两把壶被丁蜀镇上一位老中医珍藏着。

王石耕作为紫砂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其作品兼具工艺价值与艺术内涵,在收藏市场和拍卖领域表现突出。

一、艺术与工艺价值

家学传承与技艺特色王石耕是“民国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子,深得“王派壶艺”精髓,作品以筋纹(如“希菊茶具”)和方器(如“五头砂汉方茶具”)见长,兼具严谨的几何结构与自然意象的生动表达。其筋纹器工艺要求极高,如“18瓣菊花筋纹”需做到纹理清晰、口盖严丝合缝,展现了顶级技艺


“五彩缤纷”组壶:五把泥色各异的小壶,1985年获江苏省陶瓷新品金奖,体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完美结合 

“鹏程万里壶”“金鸡报晓壶”:花货塑器代表作,融合象征寓意与自然形态,构思巧妙 

代表作

晚年创新与实用结合退休后仍创作不辍,如“石圆壶”“蛋包提梁壶”等作品被赞“宝刀未老”,既保留传统技法,又融入新意,实用性突出

二、市场表现与拍卖行情

高价成交与收藏机构认可

“五头贵方茶具”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红砂珠壶”入选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

近年拍卖中,其单壶价格多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区间,如2023年一件落款“王石耕”的紫砂四方壶在拍卖中以高价成交 。

套壶因制作难度更高,价值更显著。例如“五头砂汉方茶具”在1986年匈牙利国际博览会上广受好评,市场稀缺性突出 。

升值潜力紫砂名家作品近年价格年均涨幅约20%,王石耕作为“实力派代表”,作品兼具名家传承与工艺稀缺性,长期增值空间被看好

三、收藏建议与鉴别要点

收藏方向

优先选择代表作:如筋纹器、方器及成套茶具(如“希菊套具”),其工艺复杂且存世量少 

关注晚年作品:退休后创作更显成熟,且部分作品带有时代纪念意义(如“砂珠壶”) 

鉴别真伪

印章:常见“石耕”“王记”等小方印,不同部位钤印方式需符合王氏传统 

泥料与工艺:其作品多采用原矿紫泥,胎质细腻,线条挺括,花货细节生动自然 

image.png

四、市场风险提示

仿品泛滥:部分低价拍卖品(如无证书的“老壶”)需谨慎,建议通过权威渠道购买 

套壶稀缺性:成套茶具制作难度大,市场流通少,需核实来源与完整性 

总结

王石耕的作品在艺术性、工艺传承和市场认可度上均属上乘,尤其适合中长期收藏。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其获奖作品及晚年力作,同时结合专业鉴定以规避风险。随着紫砂资源的减少和藏家对“七老”一脉作品的追捧,其市场价值有望持续攀升。


image.png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