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德俊,男,1957年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专业委员会会员。
1976年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师
高丽君为师学艺,1980年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徐秀棠学习紫砂陶雕塑,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学习。三十余年陶艺生涯,新品迭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屡获大奖。2000年,《一帆风顺壶》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二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中获得银质奖。2003年,“玉带壶”在西湖博览会中获金奖,并被国务院“紫光阁”及多个博物馆收藏。2005年,与清华大学美院陈若菊教授合作《春水茶具》获得太湖国际博览会银奖。同年,《九件嵌泥玉钵茶具》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2006年,《乳香壶》获得第三界天津民博会金奖。
“它是一幅画,是一件雕塑,是平面与立体的构成。它,就是紫砂陶艺。” 他开朗幽默,豁达大气,思维敏捷。他,就是
强德俊。
强德俊的紫砂哲理,算不上经典,但也称得上功夫老到。
从业紫砂30年,有过风雨,有过彩虹,有过挫折,有过欢笑。一路走来,山水流长春欲尽,晚来夕阳秋正红。
精进不懈,路靠自己走出来
东方陶都,丁蜀紫砂为甚。紫砂工艺师
强德俊便生于斯,长于斯。50年的历练磨砺,造就了
强德俊自强不息的人生境界。
世家传承,乃紫砂一风气耳。
强德俊便受此人和,加上天时,地利。可以说足够让一个做紫砂的人如鱼得水,在紫砂届驰骋万里。然而,
强德俊走向紫砂陶的道路,却并非如此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对于他来说走进紫砂是一个偶然,是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都说时势造英雄,如果说时代是一片星空,闪烁的星便是每一个人。他们在上面演绎着一个个传说,有流星的转瞬即逝,亦有恒星的亘古不变。
强德俊便是这个天空里的一颗星。
1976年的时候,由于种种的时代影响和机缘所致,
强德俊进入紫砂工艺厂,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跟高级工艺师
高丽君学习紫砂造型技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多的学习,巩固了
强德俊的手工成型基础。
80年代初,
强德俊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师
徐秀棠大师开始学习紫砂陶雕塑。从另一个角度走进紫砂,他发现做紫砂并不是他以前所想象的捏泥巴那么简单的工作。那里面大有学问。他开始在紫砂的创作中初次探索点、线、面的技巧,又恰到好处地有机结合。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师从徐大师的日子里,
强德俊的技艺有所提高,不只是在紫砂的形态的把握上,更多地了解了紫砂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意境等方面亦有了升华。他开始挖掘紫砂创作的点、线、面的艺术追求。
时光流转,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就了一代人的紫砂创作,成就了
强德俊的手工基础。师从大师
徐秀棠,则使他更高层次、更深切地了解紫砂,走进紫砂艺术。
1983年,
强德俊被选中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学习。
有志者,事竟成。在学习过程中,
强德俊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紫砂的理解逐步加深。他开始在紫砂的艺海中,探索紫砂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对比,疏密, 开始不断地追求一件作品的完美与和谐。
真正的艺术,是人生的体验,来自于生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
强德俊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用一颗虔诚的心经营着自己的壶艺生涯。他坚持在艺术上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创作原则,追求每件作品都从零开始,即使同一把壶,再做时,也要有所改进。他认为一切都是在发展的,作壶的理念也在经验的积累中得到提升。
强德俊认为作壶如作文,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题材,就是一个壶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个壶的气韵内涵;其次是提纲,也就是壶的表现形式,用什么样的线条去表现壶的内涵;最后,是成文的过程,也就是手工创作的阶段。这需要经验跟基础,才能将壶的气韵跟形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换位思考,从文学创作的一般性来得出一把壶的创作过程,通过换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开了思考的空间,也开阔了胸襟。
出于对紫砂壶的特别爱好,在做壶的时候,
强德俊力求把一把壶做得完美、和谐。在一次采访的时候,看到了
强德俊处理一个壶嘴,前日来的时候,壶嘴是长在壶上的,很诧异,问之。回答说:“今天上午来发现壶嘴有点不完美,还可以做得更好些,取下来再处理一下。”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揣摩着壶嘴,在上面添上一点泥,然后刮一下,反反复复,直到自己满意了,喷上水小心地放进套缸。
在工作室里,
强德俊每天很有规律地雕琢着自己的紫砂作品,认真地做壶。他只是一心一意把壶做好,希望客户能够满意,自己也就问心无愧。
“大而不华,君子务实”,《一帆风顺壶》是
强德俊当时为预祝香港顺利回归而做的一把壶,整个造型恰似船帆,显现出勇往直前的张力,提梁以帆为抽象而得,表现出一帆风顺的意境来。
强德俊用线条演绎着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既有“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也有“中庸之道”的柔静之美。在虚与实、疏与密中表达着和谐统一的文化意蕴。看着展柜内的壶,个个大方厚重,线条流畅。一个用心作壶的人,怎么能作不好壶呢?
掌上乾坤,壶中大有学问
强德俊的壶艺,以其卓越的成就、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而其艺品、人品的和谐融洽,更是难能可贵。他为人真诚、质朴无华,善良正直、和蔼可亲,凡与其相交的朋友,无不为其肝胆相照的赤诚所感动。而他的壶艺作品与其心灵、情操、气度紧密相连,在形式、神态、气质等方面,无不流露出旷达、正直的个性,显得厚重、沉静、刚劲、大气。
就拿他的“嵌泥玉钵”来说,画面结构和构图规律都是纵横直线间架,以线条来突出主体和取得平衡。但在平衡中又有很多变化,形成圆角与直线的联结。直中寓圆,圆中寓直,通体显得中正柔和,加上身筒的嵌泥效果,更为典雅古朴,表现出汉唐的风韵来。
物以明志,
强德俊拿作壶来抒情达意,坦荡的个性在作品中得到了升华。这种艺术
水平与创作个性的有机结合,显示出
强德俊的美学情趣和艺术功力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强德俊的真诚品行,对其创作影响也极深。他施艺严谨,每件作品问世,看起来似乎都是在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实际上,都是他平时苦心揣摩,反复酝酿推敲的结果。
他在构思新品时,准确把握物体、形体的点线面,求得形神的完美统一。在制作过程中,他更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凡他认为不合意的,均要重新来做。
壶以气为主,纵观
强德俊的作品,气韵凝重,自然浑成,不见雕琢痕迹。其作品在形象,神态,气质诸方面的追求,表现了他独特的理解和厚实的功夫。
心如止水,平淡是我真
如今,在谈到30多年的紫砂陶艺历程的时候,
强德俊显得很平淡,随意。谈笑间,表现出一股不为世俗所累的士子之气。豁达开朗,大有一番挥斥方遒的豪迈之质。
《论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算来,
强德俊也该是知天命的人了。他的心态很平和,闲暇之余,邀三五朋友品茗聊天,在彼此的畅所欲言中不断修养自身,提高自我。
壶如其人,
强德俊的壶做的也是内敛稳重,不趋张扬,而显大度。做壶的时候,
强德俊总是打开收音机,在一种轻松的氛围里,处理壶的线条,造型。哪怕有一处不足,也要小心地添补上去,他说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强德俊作了一把乳香壶,以此来表现对紫砂前辈们的孕育、教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激励徒弟们不要忘记先辈们对紫砂的贡献,一代代将紫砂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是作壶的初衷,也是一个人品德的显现。不忘本,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对于徒弟的培养,
强德俊采用因材施教德字当先,他认为最好的老师,首先不是教你怎样去制作壶,而是得自当先,告诉你怎样做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诚恳,先提高自己,做好人,再做好壶。他对待徒弟们的事业要显得很宽容,不强求每个人都能做好壶,而强调不管是做紫砂生意,还是一直制壶都要先从做人开始。
心如止水,平静中方显真性情,平平淡淡,认真制壶。不事繁华,不刻意追求。
强德俊在紫砂天地里追求着更高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