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3 来源:紫砂之家
从20世纪50年代到如今,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艺人们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不仅使失传几十年的优秀品种逐渐恢复,而且还创造了1000多种新产品。几何形(包括圆器、方器)、天然形(又称塑器)、筋纹器及小型壶、水平壶四种类的紫砂壶都有生产,色彩包括白泥、红泥、紫砂、青蓝泥、梨皮泥等十多种,纹饰运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镌刻及金丝银镶嵌等新工艺。现当代的造壶艺术以顾景舟和蒋蓉为代表。闻名老艺人还有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等。他们的技艺是多方面的,但又各有所长。顾景舟技艺全面,喜作素式茶壶;王寅春、吴云根则以筋纹器为主;朱可心、蒋蓉又善制雕塑纹样装饰的壶;裴石民除专长制壶外,还以制作形色逼真的花果小件闻名;而任淦庭则以字画陶刻称著于时。他们除了精心创作外,还培养了数以百计的青年艺徒,使紫砂壶这一传统工艺后继有人。过去的所谓“养儿防老,留艺防身。教会门徒,饿死师傅”、“传子不传女”等情况被根本改变。新一代的陶艺师在成长,而且创造不少新奇的作品。
现当代最闻名的壶艺家顾景舟先生是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巨匠”,被国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他在紫砂壶艺上有极为高深的造诣,施艺严谨精湛,作品不拘一格,且善鉴赏古器,是海内外公认的紫砂壶鉴赏权势巨子,其造壶艺术可与明代时大彬等并称。
顾景舟,原景洲,武陵逸人、荆南山樵,晚年自号壶叟,1915年9月10日出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的一个紫砂陶世家,祖辈都是制壶好手。他年少读书,曾受教于蜀山东坡书院吕梅笙先生,研习古文,自幼打下了较好的文学基础。18岁那年,刚跨出中学校门的顾景舟便继续父业,开始了陶艺糊口生计。跟随祖母邵氏制坯,立志于紫砂壶艺。历经两年的耐劳磨练,练出一手扎实的制作功夫。
上袁村是宜兴紫砂壶的发祥地,明清以降,500年间,先后有陈用卿、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黄玉麟、程寿珍、王寅春等十大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青少年时代的顾景舟,就糊口在上袁村这个紫砂发祥地。此地家家户户以紫砂为业,他耳濡目染,取长补短,同时攻读明、清人士写下的不朽名著《阳羡茗壶系》和《阳羡名陶录》,并在出产实践中总结前人经验。他年方二十,即在造壶艺术方面初露才华,跻身于同行业名手之列。
在30年代,顾景舟应上海古董商郎玉书之聘,到上海专事仿古制作,博采众长,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明清两代的很多名家名作,反复揣摩这些紫砂精品的传统造型,研究其制作手法,分析传世作品的精华。经由几年磨练,他在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上,都得到很大的充实和进步。在制作的仿制品中,他追求形似并具神韵,技艺上严格要求,不久,作品工艺水平开始超越古人。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藏品中由顾氏早年仿制陈鸣远的两件精品龙把凤嘴壶和竹笋水盂,造型端庄,制作严谨,细部刻划尤其精到,从中可见顾氏当初仿古精品之功力。抗日战役期间,宜兴窑场一片萧条。顾氏为维持生计,惨淡经营,一边制作紫砂壶,一边仍锲而不舍地攻读陶瓷工艺、硅酸盐工程等有关书籍,从选矿、泥料制配、烧成到成品加工,把握了一整套的工艺知识,为步入造壶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年代,他结识了上海很多字画高手,并与名家江寒汀、吴湖帆、王仁辅、唐云、来楚生等交往甚笃,互相切磋艺术,探讨壶艺,视野大为开阔,使紫砂壶与诗字画相结合。同时,在制作实践中,艺术格调和创作思路也都有所突破,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条的流畅伸展,权衡比例的谐调秀美和整体造型的简单大方。徐徐地,他声誉鹊起,“寸壶竟有斗米之贵”。过了40岁,顾氏即潜心于紫砂壶造型研究,终于形成独特的成型技法,由此进入了造壶艺术的成熟期。
从50年代起,顾景舟为了发掘紫砂瑰宝,弘扬紫砂这颗东方艺术明珠,他遍访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姑苏等地的博物馆,他一次次地跨入艺术院校的大门,虚心请专家教授指教。他还带领科技职员多次到其他陶瓷产区考察。艺术的吸引力和强烈的事业心,使他和全国很多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结为至交,如闻名画家傅抱石、陈之佛、亚明,教授高庄、冯先铭、孙文林,陶瓷科学家刘秉诚、李国桢等。交往使他在陶瓷工艺学、美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方面增添了广博的学识。他以陶为煤,以艺会友,互相鉴戒,拓宽视野,这是顾景舟用以进步艺术素养的又一渠道,同时也为造壶艺术研究工作提供感性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了紫砂工艺的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