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6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周五帮刻兰花石瓢壶
把书法铭文与紫砂壶结合在一起的,当推嘉庆年间的陈曼生,将绘画与紫砂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流行的,应是道光年间的过瞿子冶。从此,在紫砂壶上刻铭绘画渐成风气。可惜“文革”浩劫,此风戛然而止。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沈智毅聚集海上十大书画名家在壶上题字绘画,刮起了一阵“飓风”,从而获得了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高度赞誉,称此举为“紫砂壶复兴之第二浪者也。”如今,上海的书画家,大都喜欢在壶上书铭文、绘花鸟,尔后再刻、再拓,转瞬便成了时尚。吾友周五帮也列在其中。
周五帮的工作室——福五堂很大,墙的四周挂有高式熊、刘一闻、许恺德等书画家的书画,博古架上置有他与钱茂生、许四海、刘一闻等人合作的紫砂壶以及诸多有待刀刻的形状各异的毛坯壶。他给我看了一把他新刻的泰权壶,壶面上是唐云弟子许恺德所画的生气勃勃的清竹。右边新篁,竹节生发,清健有力。枝叶迎风飘拂,婆娑摇曳,仿佛沙沙风叶之声就在耳际。左侧竹叶舒展,力争向上,清秀可爱,沫在清风之中如窃窃私语。既要把竹的嫩老干湿,用墨浓淡在刻刀下表现出来,还要把自生勇猛的竹的精气神展示给大家,如没有扎实的刀工是很难得到同行及藏壶者的赞誉的,心细的周五帮深谙此理,于是他在刻壶之前,对画家的笔意、构图反复阅读,与画家沟通,在理解的基础上,他以刀传神,力求使书画与紫砂壶在自己的刻刀下浑然一体,使壶立得起来,成为货真实价的艺术品。
木工出身的周五帮擅木刻,有悟性。改行陶刻之后,他追随壶刻大师沈觉初的壶刻技艺,他追求壶刻“既不损害原作精华,又能再现手迹书韵”的境界,因而他所刻壶艺,得到了沪上篆刻家刘一闻的肯定,刘一闻说他的壶刻刀法“能体现书画的立体感和色彩,有味”。
周五帮是个好学的人,他不仅钻研宜兴、上海的陶刻艺术,还刻苦学习书画,他拜华东师大艺术系教授王延林为师,专攻古文学及大写意。他说:“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书画是自己的薄弱处,如果不去学习,又何以能熟知书画与壶刻的内在关系。
周五帮又给我看了一把他自画自刻的兰花石瓢壶。壶呈褐色,古雅端庄,壶璧上一丛幽兰兰叶蹁跹,兰花俊逸,足以令人赏艺把玩:一笔一画,一枝一叶,无不精神饱满。笔墨坚挺,气魄厚重,一种自刀而来的金石气扑面而来。
有人说:壶刻是点壶之睛,能让人体味壶的内涵。而我以为壶刻是一座桥,它用刀嫁接了书画与紫砂壶的姻缘,使壶和谐统一更美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