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0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竹。晋代名士王子猷曾说:“不可一日无此君。”可见爱之甚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他对竹的迷恋。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种竹画竹,还题写了许多似“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的诗句来比喻竹。宜兴本就以竹海著名,它的西南地区的竹海翠得像一片绿云,拥抱着农舍,依偎着书斋,遮盖着幽径。而它的秉性心虚,节坚,常青,傲寒美丽而倔强的神态,又常常给予人们立身处世的有益的启迪。
陈建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工,他设计的紫砂陶艺题材广泛,形制多样,尤其酷爱写竹做竹,既有生活化的写实又有赋予生活与艺术相容的其余样式,如谦谦四君子、竹老头系列、竹鞭系列、竹提梁等等。作品问世后大家观赏之余对此作出各自不同的观感,这也让陈建平对竹的观察,对竹的思考以及对竹的秉性有了除竹的形制外的进一步的理清。
“以竹为媒体进行创作,直到后来的随手而捏,信手拈来之物,主要归功于我青少年时的记忆。孩提时期的夏天几乎天天在竹床上度过,三四年级的我就可以在竹床上挥毫,‘文革’样板戏盛行时,我会到山区寻找自己所需的竹子制作二胡以及大学毕业当上美术老师,经常去山区竹海写生促使我对竹的本质的了解。我知道竹子咬定青山的性格,也知道竹宁折不弯的个性,更懂得文人墨客对竹的赞许和眷恋。正因为如此,我通过手中紫砂泥的特性,总会不厌其烦地揉来捏去不断去实现自己理想中竹的形态。紫砂前辈时大彬,陈鸣远等也对竹的题材情有所致,总能出人意料地将此形神兼备地捏塑成各类供人品赏清玩的雅物,这样的印记和前人的榜样也使自己不断开拓思路,以竹为媒材的紫砂样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第二届上海国际兰展聚集着东南亚多国的兰花精品,陈建平在百忙之中一鼓作气设计创作了十多件以竹为主要题材的紫砂器具,参照“兰草写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的意境在器物边题上词句,让真正爱兰之人选上几株奇心蕙兰植入其中,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