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1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短短一句话,道出宜兴人的骄傲和自豪。薪火相传,在陶瓷产业长期发展中,宜兴造就和培养了一批高等级的技术精英人才和一大批陶瓷生产的技术工人。据统计,目前宜兴陶瓷行业已积累了近5000名人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从业者700余名,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52名,无论是紫砂、精陶还是均陶、彩陶均有杰出的大师级领军人物,这些人是引领宜兴紫砂陶发展方向、体现宜兴紫砂陶艺术水平的主体力量。
传统艺术的发扬光大,必须深深扎根于民间,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以前,宜兴紫砂工艺技术靠“师徒传承”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但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的今天,宜兴紫砂工艺大多由大师级人物创建的“大师工作室”来完成。在宜兴丁蜀镇,许多经营紫砂陶器店并不叫某某店,挂牌最多的是“工作室”。在这些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一些家族的年轻人专心地完成拍泥片、装流把、做壶盖、镶壶纽等一道道工序,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紫砂壶制作后继有人。对于宜兴本地的年轻人来说,在有着几千年陶瓷历史的家乡,选择紫砂制作似乎是条理所当然的路,如果再有世世辈辈工艺传承的话,这似乎更是毋庸置疑的选择了。
作为中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宜兴在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式。今天的宜兴,不仅有紫砂小学,还有紫砂中学,在进入紫砂厂之前,在中小学阶段就有紫砂工艺的培训,学生中学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紫砂厂的艺徒班继续学习。艺徒班学满3年后,已经拥有了6年的基础。这时,厂里再挑选有发展潜力的苗子进入紫砂研究所搞科研。近几年,宜兴紫砂产业已逐渐形成“宝塔”形的人才结构,产品价格与职称、大师称号挂钩,激励着从业者不断融汇多种艺术形式,提高综合艺术素养,往更高级别的大师发展。
宜兴不仅强调紫砂要后继有人,更重要的是,古老的工艺只有跟上现代的步伐,才能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今年5月,首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结业,首批35名学员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名教授老师悉心授课与紫砂大师倾心指导完美结业,这是宜兴市政府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培养100名紫砂精英与100名青年企业家)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联合办学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学员们毕业典礼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得到了业界和收藏界很高的评价。
记者手记
经济学家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聚集力”工程,注重校企结合培养人才,出台《德化县名师带徒实施方案》,奏响了“育才、引才、留才”三部曲,成为德化陶瓷人才培育的又一亮点。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宜兴紫砂仍旧沿用祖先传下的方法,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生产陶器,可是不但没有没落,反而创造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优势。反观我县,从事陶瓷产业的人员比宜兴多出了一倍,却仅有一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也是寥寥无几,从事陶瓷行业的年轻人更是越来越少,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陶瓷的要求逐渐提升到了艺术品的高度,即使是日用陶瓷,也开始进军高档日用品市场,面对这样一种现状,高素质的人才比例就显得非常小。我县从事陶瓷行业的人虽多,但年龄偏大,总体素质不高,而且从实质意义上理解这门艺术的人还不是特别多,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才储备显得尤其重要,只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行业,提升整体素质,陶瓷产业才能长远发展。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