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3-2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文/徐建亚
陆文霞秀外慧中。艺如其人。她的艺术创作主要追求心灵感悟的自然流露。
学艺之初,陆文霞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她做的“工具箱壶”,“稚真箱壶”和“锒头”、 “剪子”,几可乱真,已颇具功力。有些行家几乎不相信这是一个年轻姑娘所作。1988年,她的“陶竹文具”在一次全国性评比中,获文具组最高分。她的竹子造型的“返朴归真”系列紫砂壶以及“麻袋壶”、 “石磨壶”、 “一担壶”等也成为她的得意之作,获得了专家好评。
陆文霞的一些作品,包括茶具,以及“仿真”作品等,后来曾到台湾巡回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论是艺术构思,反映生活情趣、还是制作技艺,都令有些人叹为观止。台湾有些陶艺家也曾借鉴宜兴紫砂艺术,在风格上掀起过所谓“超现实主义”、 “欺骗眼睛的艺术”的热潮。一段树根,一座木桥,比真的还“真”。看了陆文霞她们的作品展览,才了解到这种艺术的源头在宜兴。做树桩、梅段,做瓜果虫蝶,从古代的时大彬到陈鸣远,及现代的裴石民到蒋蓉,一脉相承。不过没有冠以“超现实主义作品”之名罢了。其实, “超现实主义”陶艺作品在宜兴古已有之。
宜兴风景美,有江南竹海。陆文霞对竹子题材的创作有特殊爱好。她觉得竹子有竹子的精神,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从最早的“返朴归真”壶,到后来的“寒竹三友” 、“紫竹垂荫”、 “闲亭啜茗”、 “两人世界”、 “节节高升”等等。从各个角度反映竹子的美感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情趣。特别是新作“情结”壶,表现了新颖的、充满了现代观念的艺术构思。 “情结”壶的造型,就是个竹管的“结”。这在制作技艺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就难怪陆文霞做起竹子来往往才思泉涌,得心应手。
陆文霞做“竹子”这个老题材有独到之处,造型语言的运用,泥色的还原等等。她认为,紫砂泥的“竹子”要活起来,要表现生活的情趣。她在技术处理上,竹子往往有疤痕,有蛀洞。在竹子上有时还有一只小小瓢虫。细节的真实,道出了生活的本质。竹子的生活里既有凌云的壮志,也有蛀虫的侵蚀。这样的“竹子”拿在手里,真担心“小瓢虫”马上会飞走,仿佛觉得竹子的生命还在延续。这样的构思成了陆文霞作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特定的艺术标记,这也得到一些美国收藏家的赞赏和认可。
宜兴的紫砂艺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常绿。尊重传统,更重发扬。陆文霞的“荷藕争艳”壶被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东方艺术馆永久收藏。美国行家认为:陆文霞的作品,源于传统,而。又表现了现代艺术意识,东方特色浓郁,。又能被西方人接受。
陆文霞醉心于竹子题材的创作,生活中的对“亲和”的感悟,使她有了新的构思。她陆续创作了“六方春秋”、 “古木春秋” “岁月依旧”等竹木题材的作品。造型上竹、木融为一体。她还做了一把以竹为嘴,以竹片、木片为壶身的“相亲相融”壶。竹木相间,混然一体,典雅古朴。体现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和睦相处的主题。陆文霞认为,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美好。大家和平相处,世界才能更美好。与其说陆文霞善于做“竹”,倒不如说她不过是借助“竹子”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梦,借“竹子”来倾诉自己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 陆文霞的作品经常在美国纽约著名的克拉克(GARTHGLARK)艺术画廊展出。1996年11月,陆文霞等应邀到日本“京都艺术大学”及大阪等地交流访问,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日本人民亲眼领略宜兴紫砂艺术的风采。
1997年,陆文霞的竹子题材的作品<<竹颂,虚心直节>>壶、<<闲居乐道>>竹木组壶入选了“中国<<陶瓷国度——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世界巡回展,”作品同时被国家文化部永久收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陆文霞常有力作问世,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竹之灵、心之灵,愿陆文霞艺术之竹常青。
(卢剑星,宜兴中青年现代派陶艺家代表之一,曾深造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现专事紫砂创作。《马》、《五色土》系列等作品为其力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称其在紫砂语言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其作品已被国家文化部、及国外收藏家收藏。目前卢剑星、陆文霞伉俪在宜兴经营“日雨艺坊”陶艺工作室。)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