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数百年来,紫砂陶艺界能人辈出,使这门艺术在相对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今天,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紫砂陶艺也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盛况。在当代众多紫砂艺术大家中,毛国强先生以其精湛的陶刻技艺,广博的艺术修养和宽厚谦和的人品,独树一帜,令人钦佩。
一、中国人问道学医,历来讲究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时强调首先要精通知识和技法,才能见山,窥门径。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时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都不能就事论事,只关注本行,而要放宽视野,学会触类旁通,有时甚至要向外而不是向内寻求专业素养的升华。第三重境界,见山是山,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意味着,经过一番博采众长,内外兼修,终于复归自然,臻于平淡,艺术与人生相互参悟,是为大道至简,德艺双馨。
毛国强先生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家学渊源深厚,父亲创办的紫砂陶号“毛顺兴”闻名江南,与当时紫砂陶艺界的许多大师有密切交往,使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基本教育与艺术熏陶。13岁的,父亲就将他送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宜兴七大艺人之一,紫砂陶刻圣手任淦庭,当时,宜兴紫砂工艺厂群贤毕至,氛围极佳。七大名师对学生们严格要求,倾囊相助。使他打下了很好的“童子功”。又经过此后数十年间的刻苦学习和专研,毛国强终于在紫砂陶艺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卓然不凡。他很好的继承和发挥双刀、单刀、清刻、着色刻等传统刀法,用刀明快质朴,顿挫起伏,流畅有神韵,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尤其可贵的是,他还积极创新陶刻技艺,创新了堆、雕、刮、琢行各种技法,同时,在工具和泥色的运用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革新,开辟了紫砂陶刻的新途径。
然而,毛国强在紫砂陶刻艺术上的成就和地位,远远不止与技法这一见山、窥门径的层次,而在于他广益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之长,由专精走向了广博,并融会贯通,循本开弘。最终形成了化博为雅。清远闲放的大家风范,实现了艺术品与人品合二为一。
毛国强作品《逸香》
二、现代国画大师陆俨少曾“十分功夫”论,即“画画的十分功夫,应该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他明确指出,提出这个比例,其用意是学画不光是作画,还要画外的功夫。
毛国强的从艺生涯,正是遵循了这样的方向和道路,他自学紫砂陶刻以来,就坚持不懈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广泛涉及书法、绘画、篆刻等各种文化领域。他除了拜师和临帖、自学、还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十年不间断地访问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写生,悟道,长期的学习和修炼,使他的文化视野,胸襟和意境不断升华,在书法、绘画、篆刻等领域同样的取得了较高的造诣。
欣赏毛国强的紫砂作品,是一种极为愉悦的精神漫游和享受。这种享受,来自美观的壶形,毛国强紫砂作品的款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壶身往往古朴敦厚,一是壶的嘴、把和提梁往往新奇超迈,这两种风格总是动静相宜地融合在一起,极具艺术张力和精、气、神,如“至乐壶”“得福壶”“茶友提梁壶”“神州提梁壶”,都是典型的代表。
这种享受,来自漂亮的书法绘画。毛国强是丹青和书法高手,论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样样精通,尤其擅长行草和隶书。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造诣已远远超出一般工艺美术家的水准,颇有近现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和陆俨少的风范,官气写意山水画,风起雨涌,大气磅薄。如“湖边夜静听松涛”“焦竹草堂品茗图”等,俱别有乾坤,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毛国强作品《天机》
这种享受,更来自于精巧的陶刻功力。纸上书画,讲究笔墨精神,而紫砂壶上的书画,乃是在将未干的陶坯上刻画,主要侧重于线条。二者既有通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毛国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笔墨精神与线条语言很好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陶刻语言,他的陶刻山水,有笔墨的空灵和幽远之美,又有线条的沉稳和稳重之美。如“竹露生香壶”等,都是这种风格佳作。
三、壶之道,初为合用,上为艺术,终为人生。人们之所以钟情紫砂壶,不是因为它的稀少,而是因为它朴拙醇厚,是因为它将现实品、闻、观、赏、感、悟的有机结合,集中反映中庸、贵和、立德雅致的孔尚人伦的儒学之美。
万语千言,无外吃茶去,毛国强先生乃真紫砂陶刻艺界之博雅君子,飘逸君子,茶禅一味君子也!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