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22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由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与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紫玉金砂——紫砂文化收藏展”昨日在天津文庙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吴介春作品:《难得糊涂》
紫砂文化是中国陶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陶的材料比较特殊,陶泥具有砂性,陶泥所制作的陶品内外不施釉,烧制成品后主要呈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紫砂陶器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其造型式样极为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大方,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增添了造型的书卷之息。紫砂工艺以大自然形态为源泉,创作题材丰富,有着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实用价值。
150余件展品再现紫砂文化
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紫砂藏品150余件,展览中包括清末余国良本山绿八角壶、吴云根大柿子壶和方足壶、黄玉麟树瘿壶以及清中期邵大亨的莲子壶、彩绘戏片提梁壶、石瓢壶、仿鼓壶、龙蛋提梁壶、合欢壶等,概述了紫砂在天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天津最早的宜兴陶器店——“豫丰”紫砂陶器店的传奇轶事。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紫砂学会会长李向武告诉记者,由于酷爱收藏紫砂,几十年来,他收藏的紫砂壶、紫砂件达千余件,年代涵盖明代、清代、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中不乏名家大师制作的紫砂壶杰作。他指着展柜中一件名为“大柿子壶”的展品告诉记者:“这把壶是上世纪80年代在朋友家中买到的,当时花了800元钱,现在市面上价值300多万元。这把壶出自于清末艺术大师吴云根之手,而壶如其名的‘柿子壶’,上下扁平,壶身分为八瓣,做工极其考究。在古代,每把壶都有吉祥的寓意,这把壶寓意着事事如意。”
紫砂与天津的“不解之缘”
此次展出的展品中有12把壶出自于民国时期“豫丰”紫砂陶器店。“豫丰”紫砂陶器店是天津最早的紫砂商号,为吴颐山嫡传后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吴同构其父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1910)所开,据记载,吴颐山未得功名之前,在宜山金沙寺庙里读书,有一个书童名供春,心灵手巧,无意中发现金沙寺的和尚们在制作陶缸、陶瓮,同时,供春把陶土加工澄滤,悄悄效仿老和尚的做法,制成壶的模样。转成圆形胚,烧制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的茶壶。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紫砂壶之祖。天津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商业码头,是各行各业淘金、集聚之地。吴启南独具慧眼,率先进入了天津卫,在河北大街开了商号,专供北方一带的紫砂制品。“豫丰”紫砂陶器店的提梁壶以它做工敦厚、造型朴实等特点,很快占领了北方市场,天津人当时以家家有一把“豫丰”紫砂提梁壶为乐事。李向武坦言,自己收藏中最得意的就是天津的“豫丰”紫砂壶。豫丰公司的紫砂壶不仅制作精美、工艺讲究,壶底用的落款也很有意思,葫芦中书“豫丰”二字,极有地方特色。
假货充斥市场购买须留神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制作紫砂壶所使用的部分工具以及用化学原料及水泥制成的假紫砂壶。李向武表示,如今紫砂壶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价格也不断攀升,且不论一代宗师顾景舟亲手所制的紫砂壶已被炒到上千万元,就拿普通的现代紫砂壶工艺大师作品来说,壶价已从五六年前的2000元一把,涨到了如今的两三万元一把。与此同时,由于原料的缺少,出现了越来越多化学或水泥料的仿品,而且很多不道德的商家将这些仿品以真品紫砂壶的高昂价格出售。李向武表示,假的紫砂壶,尤其化学材料制成的,不仅价格卖得贵,而且危害身体健康,提醒市民在购买紫砂时一定要仔细挑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