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9 来源: 紫砂之家
1992年冬天,我率领摄制组前往宜兴丁山,旨在拍摄关于紫砂的专题片《泥之灵》。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与多次实地探访,我们深知紫砂不仅仅是一种泥土,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珍藏着当年拍摄的珍贵影像。从原矿采集、炼泥、制壶到成品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紫砂行业的独特魅力。而在宜兴紫砂界,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顾景舟。他在当地被誉为“顾辅导”,备受尊敬。
我们最后一天的拍摄是在顾老位于龙溪公园湖畔的家中进行的。他带我们参观了充满自然气息的院子、厅堂和书房。书房内堆满了紫砂典籍和图录,顾老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紫砂壶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壶的形神气态,他的见解深邃而独特。
顾老言谈举止间透露出老派文人的风范,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古文学养。他年轻时喜欢起雅号、刻闲章,将自己的工坊命名为“墨缘斋”。初出道时,他便将印款用于壶上,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姿态。他的壶上用印和艺名都寄寓着不同时期的心境与情怀。
顾景舟在学艺时曾使用“曼晞陶艺”作为艺名印款,寓意青春和抱负清新明亮。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从事仿古做陶期间,用的是“武陵逸人”的印款,展现出散淡而悠远的古风文心。此后,他又使用了“荆山壶隐”等印款。在上海,他结识了众多书画篆刻大家,共同切磋陶艺,留下了“石瓢五兄弟”等传世佳作。上世纪50年代,他与中央工艺美院的高庄教授合作,共同创作了声名远播的提壁茶具。
顾景舟的紫砂艺术不仅传承了古人的精髓,更融入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紫砂艺术的流派中,时大彬—邵大亨—顾景舟这一艺术脉络成为了一道耀眼的风景。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高价,成为紫砂艺术的瑰宝。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