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0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陶都宜兴丁蜀镇是中国一个名镇。小镇上陶瓷企业鳞次栉比,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穿梭如云,中国陶都的独特景象,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镇中心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有个小区有一处院落花树锦簇、小楼洁净安详,这里就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张红华的家。
灿若锦绣的五色之土,在历代陶艺家的精心呵护下,造就了紫砂壶艺之美,造就了独属于宜兴的一方风流,也造就了张红华这样的艺术家。在她的工作室,当笔者看到张红华大师的几件作品时,眼前顿时一亮,其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那把“双竹提梁壶”,在造型中把竹根、竹芽、竹枝、竹节、竹叶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来展现竹子高雅大度的整体风格,囊括了紫砂作品的所有表演手工艺,是一完整的工艺技法展示,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友同堂壶”古朴典雅,获江苏省艺博杯金奖;“玉笠壶”是和范曾先生合作的,享有古今之冠的美誉,达到了神、韵、气、势皆备的艺术效果;2006年5月23日“提梁石瓢壶”被北京大学收藏,并由许智宏校长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
壶艺泰斗顾景舟先辈经常讲,紫砂壶造型难就难在一个非常简略的轮廓线里,把壶身、壶嘴、壶把冗务融为一体,加以组合,并要注意立体造型时三度空间细微之处的体积转换变化。张红华为什么这么出类拔萃,除了她独具匠心、心灵手巧的天分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每把茶壶,而且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基本功扎实。1944年生于宜兴陶业世家的张红华,1958年就进了紫砂工艺厂学艺,开始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同时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熏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型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5载,前后创制紫砂作品160余件套。类别有光素器型、方形、花竹器型、筋纹器形及提梁器形。同时有不少作品与文人墨客、专家教授合作,珠联璧合,多次获得各种大奖,并深受国内外收藏人士及艺术界的青睐。徐悲鸿夫人廖静文这样评介她:红华同志从不为金钱名利所动,始终保持心态平和,一味追求紫砂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每件作品均以全手工创制而成,力求精益求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说:张红华逾50年的壶艺制作与工艺实践,练就了她过硬的紫砂制壶绝技,她长于素器,特别在紫砂全手工成型领域独有所长。
张红华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她的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永远是稳定的,始终受到藏家的珍视。生活富裕了,紫砂人要经受的考验也更多了:有的人经不住安逸生活的诱惑,彻底放弃了手艺,从商了;有的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交出了名章,也交出了艺德。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张红华以“耐得住寂寞”的态度来对待。即使逢年过节,她依然定时定点地出现在工作室,乐在其中。
在创作实践的同时,张红华对紫砂工艺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善述的论文有《紫砂时尚探秘》、《略论紫砂壶艺的历史变迁》,目前在编写《谈紫砂传统工艺的延续和创新》。她说:“紫砂艺术作为一种境界是很高深的,可是作为一种造物方法,它又是很亲切的,它并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深深地将自我表现和审美观念蕴涵在作品中,作品是无声的语言,它会真实地流露出你的心声。”紫砂是一首歌,圈内同行都在传唱,张红华无疑是一位成功的歌者。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