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13 来源:紫砂之家
工艺精湛、格调高雅的宜兴紫砂茗壶,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长期以来,紫砂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探讨课题。目前,紫砂研究气氛热烈,有关专著不断问世,成果斐然。多数学人持“宋代起源说”,这是我们所不能赞同的。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迟至元代,专供泡茶用的茗壶,才从唐宋壶具中分离出来。在明代中期,才在一般茗壶之中出现了紫砂茗壶。至明代后期,紫砂茗壶才告成熟。本文拟对此作些有关的考述,错误与不妥之处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一、“宋代起源说”辨析
说“紫砂起源于宋代”的依据之一,是宋人的诗文中有所谓代表紫砂壶的“紫瓯”、“紫泥”等记载。但是,“瓯”字的本义是指小盆形陶器。《说文解字》:“瓯,小盆也”。《方言》:“甂,其大者谓之瓯”。甂的形状如何,《方言》没有描述。但又据《说文解字》,甂是一种“大口而卑”的食器,可见亦为盆形器。《荀子》:“流丸止于瓯臾”,唐杨琼注:“瓯臾皆瓦器也,谓地之坳坎如瓯臾者。”《荀子》将凹地比作“瓯”,这一比喻自然也是从“瓯”的器形而来。
前人说陶瓷,还有所谓圆器、琢器之分。圆器指盘、盏、碗等低矮扁圆形器,琢器指瓶、尊、罐等立体形器。据此说,则瓯为圆器,壶为琢器,两者造型不同,不宜混淆。
所以,凡古人茗饮诗文中出现的“瓯”字,应指茶碗、茶盏,非指茶壶。将“瓯”视作“壶”,从字义上来说是解释不通的。
宋人欧阳修“喜共紫瓯吟且酌”。米芾“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等句的“紫瓯”,其实是指紫釉(现称黑釉)类碗盏,苏轼“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栗盘龙茶”、“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因之句可证。
宋代生产的紫釉碗盏,以兔毫盏、鹧鸪斑、紫定等品种最为名贵。蔡襄“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杨万里“鹧班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等均是赞咏此等碗盏的名句。
宋人偏爱此等碗盏与惯饮团茶有关。团茶又称片茶,乃唐代饼茶发展而来。各地所产,惟建州、剑州两地最优,“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上层人物,若名公巨卿、高人雅士之流,茗饮之需非此等茶品莫属。苏轼“独挠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问第二泉”,欧阳修“贡来双凤品龙精”,米芾“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等句的“小团月”、“双凤”即是。
唐宋饮用的团饼茶,均需碾细为末。但唐代茶末要投入镇(煮水器)中略煮,其煮法讲究(参阅《茶经》),煮成后用勺盛入碗中饮之,此谓“煮茶”。宋代除沿袭唐人煮茶法外,亦有将茶末置于碗中,然后注入沸水饮之,此谓“点茶”。
团饼茶或煮或点,表面泛起的一层白色茶沫,陆羽视为“汤之华”,称之为“沫饽”,并喻之“皤墦然若积雪”。宋人饮茶斗茶崇尚兔毫盏、鹧鸪斑此类极易衬托白色沫饽的紫釉碗盏,原因就在于此。
所谓“紫泥”,出自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紫泥新品泛春华”句。但此诗上半首:“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团香已入中都府。此品争传太傅家。”已清楚表明,蔡君谟寄贻的系天子及显贵们享用的贡品级龙团茶。既然所饮为团茶,则无需泡茶,“紫泥”亦非紫砂壶。“紫泥新品泛春华”乃咏紫盏中茶汤沫饽。
上述分析表明,宋人诗文中的“紫瓯”、“紫泥”与紫砂壶的起源并无关系。
说紫砂起源于宋代的依据之二,是宜兴羊角山发现了据称是宋代的紫砂窑址。
羊角山紫砂窑址是1976年基建施工中发现的。据《调查简报》介绍:该窑址大都已挖废,仅残留窑头于地下。在有关的紫砂堆积中,采集到带有宋代特征的紫砂标本,大都为壶、罐残件,其中有“龙头形壶嘴”、“双条形壶把”等。标本中也有年代稍晚的,如“六方长颈壶”,“已具有明代早期特徽”。同时,在构筑此紫砂窟所垫黄土层中,发现有“两排倾斜的乱砖砌成的砖垛,此砖尺寸较小(25*13*3厘米),与北宋江南墓穴中常见的小墓砖相似”。根据这些理由,《简报》判断,此紫砂窑的年代,其上限“可早到北宋中期”,“下限延至明代早期”,延续时期较长。
然而,黄土层中砖垛,虽可认其为宋砖所砌,但并非必为宋人所砌。这些砖都是「乱砖」,且数量不多,被后代建窑时就地利用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简报》认为“南宋以后则不见”的双条形把(《简报》图一:3),明代中期同样存在。1991年无锡市南禅寺工地明井中发现的广口带流直腹缸胎砂罐,就是这种双条把。同出有扁鼓形紫砂壶(后述)、明正德青花折枝三果杂宝纹茶碗,其时代依据确凿。将此罐与《简报》所示双条把残壶比较,两器造型基本一致。故我们认为将双条把壶改称为罐则更为合适,其胎系缸胎还是紫砂胎,亦可研究。
再如,《简报》归入宋代标本中,称为“素式”的一种壶嘴(《简报》图一:2左),其制法粗犷,系泥片卷捏而成,嘴端往往留有一角缺口。这种壶嘴也是明代日用陶中常见的。1985年无锡市无锡日报社工地明井中出土的黑釉四系陶壶,就是这种壶嘴。
许红琴 原矿底槽清《小玉如意》
至于《简报》认为“于两晋到隋唐器物,以后似不多见”的壶嘴黏贴工艺——“打洞捏塞法”,在明代日用陶中更是普遍,不再举例。从以上标本所得印象,此紫砂堆积中有许多似是缸胎类明代日用砂陶,尚非紫砂器。
另据《简报》而知,紫砂堆积所在断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第一层厚约4米,是近现代废品;第二层厚2~3米,是混合层,其中杂有“欧窑产品残件”;第三层厚1~1.5米,“整个断面呈蕨紫色”,即紫砂堆积。此层还可细分为三A、三B、 C三层,每层厚约0.4米。第四层即出砖垛的黄土层。
由于第二层中的欧窑器已确认是明末清初产品(同出晚明青花寿字碗、清康青花果树纹碗),则此层年代也在明末清初。
考虑到整个断层的第一层近现代层厚达4米,第二层明末清初层厚达2~3米,而第三层紫砂层厚仅1~1.5米,且三A、三B、三C三层之间无长期停烧痕迹,其堆积的连续性清楚。故此紫砂层延续时间不可能很长,其下限应早于明末,但其上限不会早到明代早期。
根据这一考虑,我们认为将此紫砂层的年代定在明代中期前后较为稳妥。《简报》对羊角山古紫砂窑年代的判断,有可能偏早并偏长,难以作为定论。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