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之家讯:初玩紫砂壶的人,对一些风格、造型似曾相识的作品出自何人之手,是很难甄别的,即便是行家里手,也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因为工艺传承的过程,一定伴随模仿的过程,这就难免有足以乱真的高仿能手。但是,吴鸣的作品往那一放,即便是粗通紫砂者,也能一眼辨识——太有个性了。
吴鸣作品的别具一格,像奇花异卉,这与它根植于营养成分复杂的“土壤”不无关系。这点,从吴鸣所扮演的与众不同的角色中,可略见一斑;吴鸣是陶 艺家中为数不多的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他家客厅补壁的是自己的作品,一幅很典雅的文人画,着墨不多,意在笔外;吴鸣是兼职教授,这在陶艺家中也不多见,大 学毕业后,“半路出家”,没了师承的门派,反而“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作为新流派“掌门人”,便被学校请了去,专讲陶艺;他还担任《江苏陶艺》主编、高 级职称评委、宜兴市政协常委、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名堂诸多,他便游刃于各种角色的转换中,切割思维模式,拓宽视野,在舒展地放飞自我感觉中, 又衔接着传统文化的终端。从而,使自己的作品融汇古今,糅入东西,令西方人看到了东方人的“大美”,令现代人听到了远古的“大音”,令后生人触摸到了“大 巧”,令长者感悟到了“大智”——这是《大语系列》给我的读后感。
500年来,紫砂壶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随着历史文人的参与,纳入了诸多文化的支流,但,毕竟是一脉相承的。在紫砂语境的表达方式上,并无大 的突破。吴鸣的出现,可以说,以独特的手法,改写了传统紫砂陶艺的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了先河,令紫砂别开生面,进而,他被誉为现代紫砂陶艺的 开拓者之一。
吴鸣是幸运的,他作为另辟蹊径的独行者、作为传统造型的挑战者,一路走来,没有像一些生不逢时的新生事物,被摧残于萌芽状态。也许是因为它生于 宽松的时代。也许是因为它讨好又讨巧,一经“呱呱落地”,几乎立竿见影地被追捧,较之梵高等艺术家推出的别出心裁的艺术作品,需身后数百年才被世人“幡然 醒悟”般认可,吴鸣真的是幸运儿。
吴鸣的作品虽然“开了先河”,但这条河的源头活水,仍然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江。因此,你看他的壶,可以穿越历史,直逼先秦诸子时代,那些造 型、饰文、符号等等,以及由此而伸延的远古哲学思想,传递的是2000年前的信息。令人迅速联想到先秦的古玉、青铜器等史前文化的元素,以及积淀厚实的东 巴文化,你看他的《大语系列》、《谦谦君子系列》、《段木系列》等,一看作品,便会令人怦然心动,呼之欲出的某种思绪在涌动,一看点题,立即得到醍醐灌顶 的顿悟。这种跨越时空的,组合了多种文化基因的紫砂陶艺,把出身仅500年历史的紫砂艺术,披上现代陶艺的时尚斗篷,一下子,飞到了中华文明的祖师爷面 前,与2000年前的先贤神交、对话……
吴鸣说,在他的紫砂创作中,对他影响较大的是韩美林,主张艺术的个性化。但是吴鸣又说,不论作品的表现形式多么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宗,即中国文 化这条根。他坚守这个根基,而张扬着自己的品质:即品格与品位。若有机会,建议你去吴鸣家中的大“地窖”看看,那儿摆满了吴鸣的作品,置身于琳琅满目、千 姿百态的陶艺面前,你并不会有花多眼乱的晕感,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是大同的,即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作品中造型语言的语系是大同的,即“吴门陶 语”。
吴鸣生于“大鸣大放”的1957年,取名吴鸣,可能他父母是为了记住那个时代的“革命”声音,但剑走偏锋的是,他处在变革时代,发出的却是影响中国紫砂艺术的特殊声音。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