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今年45岁的鲍峰岩,给人的感觉是:忙忙碌碌。他说:“做紫砂壶是细工活,需要时间去做,更需要能够静下心来。”因此,记者多次与他相约,他实在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了,才挤出一个多小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首先恭贺你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中,你创作的“怡烛提梁壶”获得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记得有次与你一起喝茶,你说了这样一句话:做壶要做无愧于紫砂的壶。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鲍峰岩:“做壶要做无愧于紫砂的壶”,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从艺以来坚守的一个原则,也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追求。大家知道,紫砂泥是这世上一种稀有而又独特的泥料,用紫砂泥制成的壶,不仅令人喜爱,而且逐步形成了丰厚的紫砂壶艺。今天,我们所说的紫砂艺术,主要体现在紫砂壶上。因此,作为一名紫砂艺人,做壶就要做无愧于紫砂的壶,否则,不但糟蹋了紫砂,而且还会损害紫砂的声誉。
记者:你的这一番话说得很好。其实,所有的紫砂从业人员,都应该敬畏紫砂,珍爱紫砂,努力使自己的壶无愧于紫砂。那么,你对自己的壶有什么评价?
鲍峰岩:让我自己评价自己的壶,我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所做的每一把壶,都是用心做的,换一句话说,我每做一把壶,都力求更好更完美。我的想法是:既然做壶,就要做一把壶像一把壶,让别人捧在手里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记者:你在紫砂艺术之路上得到了哪些名家的指点?
鲍峰岩:我是198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一踏入紫砂圈子,就有幸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门下学艺,得到了他的悉心指教。两年后,我跟随母亲张红华学艺。因为母亲是顾景舟大师的徒弟,因此我在跟母亲学艺期间,又有幸得到了顾大师的指点。
我记得那时顾大师来了,总要看看我母亲做的壶,哪里有什么不足,他就会指出来,这时我就会站在一旁看与听。顾大师的指点,令我终生受益。
记者:有道是:名师出高徒。你踏上紫砂之路,就得到了两位大师的指点,以及像你母亲这样的制壶高手的传教,这是你能够成为年轻一代紫砂艺人中佼佼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在作品上追求什么样的风格?
鲍峰岩:紫砂壶的内涵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并且各有所长。就我个人而言,可能是受顾景舟大师的影响要多一些,比较喜欢简洁、明了、大方这样一种风格。多年来,我把传统的“石瓢壶”、“仿古壶”、“掇只壶”反反复复地做,目的就是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些传统经典作品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平时,有些壶友问我的作品是什么风格,我总是说,我有风格的追求,但还没有形成风格。如果有一天那把壶摆在那里,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鲍峰岩做的,这才算是有了风格。
记者:你很谦虚,由此可以看出你对紫砂艺术的追求是很执着,也很踏实。据我对你的了解,制作传统作品,你已经是得心应手,并且已经做得很到“家”。除了传统作品,是否有创新作品?
鲍峰岩:有的。我尽管传统的作品做得比较多,但每年都要创作几件新品。如1987年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毕业时,所创作的“日月壶”,就是一件比较成功的创新作品。为了把日与月体现在一把壶上,我在壶的整体造型上动了一番脑筋,看上去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又像夜空中的月亮。尤其是我大胆地将壶把往壶身上倒卷后,所形成的一个圆圈,像是皎洁的圆月;而也是倒卷的壶钮,所形成的半月形状,又像是月牙。这把壶的巧妙设计,以及精湛的制作,获得了中央美院教授的好评。
记者:去年10月,你创作的“怡烛提梁壶”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中,荣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宜兴紫砂摘得“山花奖”,这在我市紫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鲍峰岩:我始终认为,我能在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中获奖,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宜兴紫砂界的事。宜兴紫砂界人才济济,如果不是我去参加评奖,换了别人去,我相信也是会获奖的,甚至会获得更高的奖项。因此,宜兴紫砂能摘得“山花奖”,这是宜兴紫砂艺术水平的一个整体反映。“山花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宜兴市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卫江安在这一届“山花奖”评比中,发挥了让紫砂参与评比的组织作用,功不可没。当我得知自己要参加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时,心情很激动,既有荣耀感,更有使命感。我在自己众多的作品中,经过挑选,决定以“怡烛提梁壶”参加评选。“怡烛提梁壶”在2008年获得上海民族民俗文化博览会传承奖。这把壶的造型基于传统略有创新,但制作难度比较大,能从某个方面体现紫砂壶制作的技艺。
记者:以后有什么打算?
鲍峰岩:我只有一句话:好好做壶。紫砂是宜兴的一张文化名片,作为年轻的一代紫砂艺人,一定要为这张名片增光添彩。还是要像过去那样,坚持用优质的紫砂泥制壶。做一把好的紫砂壶,紫砂泥料起着重要的作用,选好矿料,然后手工研磨,再进行筛选、锤炼等,这都十分重要,我要坚持这么做下去,努力让每一把壶无愧于“紫砂壶”这个名字。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